崔屹Nat. Commun.:保溫利器-具有納米孔洞的金屬化聚乙烯織物
【引言】
?能源消耗是目前人們面臨的一個重要難題,其中,居室溫度調節所消耗的能量是總體能源消耗中的重要組成。與升高整個房間溫度相比,若能實現人體局域的溫度的調節,那么無疑會大大降低能量的消耗。而當人們在室內處于靜止狀態時,人體熱量有50%以上是通過紅外熱輻射流失的。因此,如果人們所穿的衣物能減少人體對外界的紅外輻射,那么無疑會提高衣服的保溫效果,進而大大降低冬天供暖帶來的能耗。
【成果簡介】
近日來,斯坦福大學的崔屹教授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Warming up human body by nanoporous metallized polyethylene textile的文章,指出了未來利用金屬化聚乙烯制造具有優越保溫性服飾的可能。該團隊成功構建了一個一維穩態熱傳遞模型,得出了在寒冷環境中人體皮膚溫度恒定條件下,衣物紅外性能和外界溫度的關系。研究發現,織物外表面的紅外輻射率對衣服的保溫性能有重要影響,而織物內表面的紅外輻射率對保溫性能幾乎沒有影響。該團隊進而設計了一種低紅外輻射率(10.1%)的具有納米孔洞的金屬化聚乙烯織物,當穿上這種衣服后,即使外界供暖溫度降低7.1℃,人體的舒適度也不會受影響。這一研究成果有望大大降低對居室供暖的需求,進而對未來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圖文導讀】??
a.保證人體舒適度前提下,織物內外表面紅外輻射率和外界溫度的關系;
b-c.保證良好透氣性前提下,傳統織物和具有納米孔洞的紅外低輻射率織物的圖示說明;
d.金屬凸點和金屬網篩結構的紅外反射率模擬;
e.納米銀/聚乙烯織物的制造過程;
f.銀面和聚乙烯面的照片和SEM.
圖二:紅外光學表征
a.納米銀/聚乙烯金屬面、棉、Mylar毯、Omni-Heat的紅外反射率;
b.納米銀/聚乙烯外表面、棉、Mylar毯、Omni-Heat的紅外輻射率.
?圖三:熱學性能表征
a.測溫裝置示意圖;
b.裸露皮膚和穿著各織物條件下,舒適狀態下的外界溫度;
c.外界溫度和皮膚溫度相同條件下,純棉和棉/銀/聚乙烯的厚度比;
d.穿著普通織物和棉/銀/聚乙烯織物的人體紅外照片.
?圖四:各織物的適穿性實驗
a-c. 棉/銀/聚乙烯、棉、Omni-Heat、Mylar毯的水蒸氣透過速率、吸濕距離和抗拉強度的比較;
d.涂層附著力實驗。實驗證明了納米銀層和聚乙烯層的強結合力;
e.耐久性實驗。實驗證明棉/銀/聚乙烯的紅外輻射率幾乎不受反復洗滌的影響;
f.著色實驗。
?圖五:紅外性能的可調節性及其它低成本金屬涂層的紅外性能
b.不同化學鍍時間下的織物紅外輻射譜;
c.不同化學鍍時間下,織物的平均紅外輻射率及其對應的舒適狀態下的外界溫度;
d.棉/鎳/聚乙烯和棉/銅/聚乙烯的紅外輻射譜
e.裸露皮膚和穿著純棉織物、棉/銅/聚乙烯、棉/鎳/聚乙烯條件下,舒適狀態下的外界溫度
?【小結】
? 該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具有納米孔洞、外覆納米金屬涂層的聚乙烯織物,能有效減少人體熱量的耗散。在舒適度不變條件下,當人們穿上這種衣服后,外界供暖溫度可因此降低7.1℃。這種織物由紅外透明(透過率96%)的納米聚乙烯和高紅外反射(反射率98.5%)的納米金屬涂層復合構成,織物外表面的紅外輻射率僅有10.1%。進一步的研究表明,該織物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吸水性、透氣性和著色性,作為未來的新型織物,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文獻鏈接:Warming up human body by nanoporous metallized polyethylene textile (Nature Communication, 8, Article number: 496 (2017)? Doi:10.1038/s41467-017-00614-4 )
本文由材料人編輯部學術干貨組黃子蕓供稿,材料牛編輯整理。
材料人網專注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及行業進展,這里匯集了各大高校碩博生、一線科研人員以及行業從業者,如果您對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進展,解讀高水平文章或是評述行業有興趣,點我加入編輯部。
材料人網向各大團隊誠心約稿,課題組最新成果、方向總結、團隊訪談、實驗技能等皆可投稿,請聯系:郵箱tougao@cailiaoren.com 或 QQ:97482208。
儀器設備、試劑耗材、材料測試、數據分析,找材料人、上測試谷!
文章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