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Adv. Mater.:高性能、厚活性層和大面積轉換效率超過11%的砷化鎵非富勒烯聚合物太陽能電池
【引言】
近年來,非富勒烯聚合物太陽能電池(NF-PSC)已引起廣泛研究興趣并取得了重要發展,轉換效率可達10-13%。與富勒烯受體相比,n型有機半導體(n-OS)受體具有顯著優異性,比如光吸收高度可調,前線能級易調,生產成本低和材料選擇范圍廣。在n-OS受體中,受體-供體-受體結構的窄帶隙n-OS材料,如ITIC和IDIC,已成為高性能聚合物電池的主要受體。將n-OS受體與中等帶隙的給體聚合物混合,復合薄膜可得350-800nm寬的吸收光譜和較高的短路電流及效率。
NF-PSC的制備過程非常繁瑣,需要熱處理、溶劑蒸發處理或者特定量的溶劑助劑。若無其他處理,NF-PSC的轉換效率只能達到9-10%之間。電池的優化和大面積可彎曲制備也很復雜。因此,尋找簡單的材料體系和簡單穩定的制備方法正是當務之急。
供體聚合物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n-OS受體薄膜的質量,相應地影響電池的性能。因此結構可調的供體聚合物是未來改善NF-PSC光電性能的關鍵。此外,活性層的厚度也會影響電池性能,尤其是柔性基底的聚合物電池。
【成果簡介】
最近,蘇州大學張茂杰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劉烽教授等人在Advanced Materials 上發表了題為“High-Performance As-Cast Nonfullerene Polymer Solar Cells with Thicker Active Layer and Large Area Exceeding 11%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的文章。研究團隊制備了高度結晶、π-π堆積排列的PM6,與IDIC的能級以及互補吸收光譜相互匹配,有助于傳輸載流子,抑制復合。因此制備的基于PM6為給體、n-OS IDIC為受體,無需其他處理的非富勒烯聚合物太陽能電池(NF-PSCs),效率達到11.9%。器件效率受活性層厚度影響較小,面積為0.2-0.81cm2的電池效率超過11%,PM6:IDIC基的大面積(1.25cm2)柔性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效率可達6.54%。其中,11.9%為目前文獻中砷化鎵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效率的記錄值。
【圖文導讀】
圖1.PM6與IDIC的分子式、薄膜紫外吸收光譜圖和分子能級能級圖。
a)分子式;
b)薄膜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c)PM6 和 IDIC的分子能級原理圖;
圖2. PM6:IDIC基不同聚合物電池的光電性能。
a)不同活性層厚度的電池的J-V曲線;
b)不同活性層厚度的電池的外量子效率曲線;
c)不同活性層厚度的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
d)活性層厚度為150nm時,不同有效面積的PM6:IDIC基聚合物電池的J-V曲線;
e)有無其他處理的PM6:IDIC基聚合物電池的Jph與Vef特征曲線;
f)有無其他處理的PM6:IDIC基聚合物電池的Jph與光強特征曲線。
圖3. 薄膜的結構特性
a)復合薄膜的掠入射X射線衍射(GIXD)2D剖面圖;
b)復合薄膜平面外(實線)和平面內(虛線)GIXD的割線圖;
c)復合薄膜的諧振軟x射線散射(RSoXS)散射剖面圖。
圖4. 與其他基于聚合物給體和n-OS受體電池的光學帶隙(Egopt)/eVoc關系,Voc損失與外量子效率(EQE)和光電轉換效率(PCE)的關系。
a)效率超過8%的NF-PSCs的eVoc 與Egopt關系曲線;
b)效率超過8%的NF-PSCs的Eloss與EQEmax的關系曲線;
c)效率超過8%的NF-PSCs的Eloss與PCE的關系曲線。
【小結】
該研究制備了一種含BDT-2F單元的聚合物供體PM6和n-OS受體IDIC,并用于聚合物太陽能電池中。聚合物PM6不僅與IDIC的能級配合,增強吸收,其溶液還具有很強的π-π相互作用和分子間聚集效應,薄膜具有高結晶度,低d間隔和低π-π堆積距離。這些特性都有利于制備高性能的PM6:IDIC基聚合物太陽電池。
文獻鏈接:High-Performance As-Cast Nonfullerene Polymer Solar Cells with Thicker Active Layer and Large Area Exceeding 11%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Adv. Mater.,2017,DIO: 10.1002/adma.201704546)
本文由材料人編輯部沈黎麗編譯,黃超審核,點我加入材料人編輯部。
材料測試,數據分析,上測試谷!
文章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