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學Nature子刊:AgN5的合成及由其擴展的三維能量框架


【引言】

近期,五氮唑陰離子環N5-已經被報道可以以(N5)6(H3O)3(NH4)4Cl和Co(N5)2(H2O)4的形式穩定存在。由于環N5-在高能量密度材料(HEDMs)中的潛在應用以及作為合成無機二茂鐵的原材料,這一發現受到了廣泛關注。然而,這些cyclo-N5ˉ配合物通常含有非能量反離子或官能團以增強它們的穩定性,從而影響它們的能量特性。對化學及相關材料科學領域,成功合成本質上裸露的環N5-鹽仍然是一個巨大挑戰。

高能量密度材料需要低靈敏度和高性能。由于其快速的能量釋放和環境友好的分解產物,多氮化合物在高能材料這一領域具有很大前景。在過去的二十年中,該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在該領域發現的兩個最著名的新物種是五氮鎓陽離子N5+和五唑陰離子環-N5ˉ。 然而,報道的N5+和環-N5ˉ配合物通常含有非能量反離子或基團以增強其穩定性。 例如,SbF6-或SnF62-是N5+鹽中的非能量反離子,H2O,Cl-,NH4 +和H3O+用于穩定五唑陰離子環-N5ˉ。這些非能量成分影響它們的能量特性,例如形成熱和爆炸參數。 因此,減少或消除這些非能量成分是非常重要的。

【成果簡介】

近日,南加州大學Karl O. Christe教授與南京理工大學胡炳成教授(合作通訊)在全氮陰離子(N5ˉ)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題目為“Synthesis of AgN5- and its extended 3D energetic framework”(孫呈郭和章沖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論文報道了以全氮陰離子(N5ˉ)為配位的N5ˉ離子銀鹽(AgN5)及其氨配合物—N5ˉ離子銀氨鹽{[Ag(NH3)2]+[Ag3(N5)4]ˉ}的合成、結構表征及分解產物解析。

【圖文導讀】

圖一:五(AgN5)配體與[Ag(NH3)2]+[Ag3(N5)4的合成

圖二[Mg(H2O)6]2+[(N5)2(H2O)4]的晶體結構

a 在50%概率水平下的ORTEP繪圖

b 環-N5ˉ陰離子的配位幾何結構

圖三:[Ag(NH3)2]+[Ag3(N5)4]ˉ的晶體結構

a 在50%概率水平下[Ag(NH3)2]+[Ag3(N5)4]ˉ的ORTEP圖

b [Ag(NH3)2]+[Ag3(N5)4]ˉ的配位結構示意圖

c 沿b軸的單位晶胞視圖

d 晶體結構中氫鍵模體的示意圖,氫鍵用虛線表示

e 晶體結構中的π-π堆積相互作用(Cg1和Cg2是環N5-的中心)

f [Ag(NH3)2]+[Ag3(N5)4]ˉ的三維框架

圖四:XPS光譜

a [Ag(NH3)2]+[Ag3(N5)4]ˉ與AgN5配體的寬掃譜圖

b 核心級Ag3d XPS光譜

c 核心級N1s XPS光譜

圖五:振動譜圖

a [Ag(NH3)2]+[Ag3(N5)4]ˉ固體的紅外和拉曼光譜

b AgN5配合物固體的紅外和拉曼光譜

注:紅色星號代表峰值的位置

圖六:[Ag(NH3)2]+[Ag3(N5)4]ˉ的熱降解殘留物表征

a 低倍放大的SEM圖像

b 高倍放大的SEM圖像

c EDS譜

d XRD圖譜(JCPDS:65-2871)

e 用于繪圖的SEM圖像

f 銀的EDX分布

g N的EDX分布

h 在初次失重步驟中來自[Ag(NH3)2]+[Ag3(N5)4]ˉ分解過程的殘余物的XRD分析

【小結】

本論文成功合成了一種無溶劑的銀環五唑配合物和[Ag(NH3)2]+ [Ag3(N5)4]ˉ鹽。這些配合物能夠在高達90℃的溫度下穩定存在,并且其最終分解產物僅有Ag和N2。由于AgN5易于見光分解,且難以溶解在各種有機/無機溶劑之中,導致無法獲得AgN5的單晶,因此無法確定AgN5的分子結構。而該團隊根據有機合成的“逆向分析法”,利用氨水對AgN5具有較好的溶解性巧妙地將AgN5與氨進行絡合,成功制得AgN5與氨的無水配合物[Ag(NH3)2]+[Ag3(N5)4]ˉ的單晶并確定其晶體結構,從而間接證實了AgN5的存在。作為新型高能含能材料,N5ˉ離子銀鹽和N5ˉ離子銀氨鹽具有優良的能量性能和熱穩定性,在炸藥、推進劑和發射藥(火藥)等領域具有較高的潛在應用價值,對于全氮含能材料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文獻鏈接:Synthesis of AgN5- and its extended 3D energetic framework(Nat. Commun.,2018,DOI:10.1038/s41467-018-03678-y)

本文由材料人編輯部李嘉欣編譯,趙飛龍審核,點我加入材料人編輯部

投稿及內容合作請聯系微信號:cailiaokefu。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