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 Chem. Int. Ed.:具有選擇性陽離子空位的鈣鈦礦型氫氧化物并用于催化OER


【引言】

電催化氧析出反應(OER)是電解水、金屬-空氣電池等能量轉換裝置的關鍵反應。但是OER是個四電子反應,反應動力學慢,所以需要外界提供高的過電位,能量損失大。因此,尋求高效OER催化劑,實現低過電勢下析氧,是目前科學工作者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近年來,研究發現空位能夠有效改善OER催化劑的性能。但是,更多集中于陰離子空位,缺乏對OER催化劑材料中選擇性制備的陽離子空位與其性能之間關系的研究。

【成果簡介】

近日,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王雙印教授與南京師范大學的李亞飛教授、臺灣淡江大學的董崇禮教授(共同通訊),采用共沉淀的方法得到了具有納米立方體結構的SnCo0.9Fe0.1(OH)6,再采用Ar等離子體技術對此前驅體進行后處理。刻蝕后的納米立方體表面可以形成多種類型空位,如氧空位,錫空位,鈷空位和鐵空位。然而,由于氫氧化錫晶格能遠比鈷或鐵的氫氧化物的低,因此在形成多種陽離子空位的過程中,Sn空位選擇性地優先形成,從而開發了一種具有豐富Sn空位的鈣鈦礦型氫氧化物OER催化劑材料,命名為SnCoFe-Ar。豐富的Sn空位使催化劑材料具有了更大的比表面積和超親水性,暴露出更多的CoFe活性位點,改善材料的電子結構和物質傳輸能力。 此外,DFT計算表明,Sn-O空位的生成優化了對反應物的吸附,因此,SnCoFe-Ar的OER性能優于SnCoFe。在電流密度為10 mA/cm2下,前者過電勢為300 mV,而后者為420 mV。此外,前者塔菲爾斜率為42.3 mV/decade,后者是77.0mV/decade。相關成果被發表在Angew. Chem. Int. Ed.上,題為“Preferential Cation Vacancies in Perovskite Hydroxide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第一作者為湖南大學的博士后陳大偉,南京師范大學的博士生喬曼和臺灣淡江大學的盧英睿博士(共同一作)。

【圖文導讀】

1. SnCoFeSnCoFe-Ar兩種材料的形貌、晶體結構和元素分布圖

(a, b). SnCoFe的高分辨透射電鏡圖和相應的SAED圖;

(c, d). SnCoFe-Ar的高分辨透射電鏡圖和相應的SAED圖;

(e). SnCoFe的元素分布圖;

(f). SnCoFe-Ar的元素分布圖。

2. SnCoFeSnCoFe-ArCo, FeSn的同步輻射數據

(a). SnCoFe和SnCoFe-Ar中Co的K邊的XANES數據對比圖;

(b). SnCoFe和SnCoFe-Ar中Co的K邊的FE-XAFS數據對比圖;

(c). SnCoFe和SnCoFe-Ar中Fe的K邊的XANES數據對比圖;

(d). SnCoFe和SnCoFe-Ar中Fe的K邊的FE-XAFS數據對比圖;

(e). SnCoFe和SnCoFe-Ar中Sn的K邊的FE-XAFS數據對比圖(插圖為相應的Sn的K邊的XANES數據對比圖);

(f). SnCoFe和SnCoFe-Ar中Co, Fe和Sn的K邊的EXAFS振蕩圖。

從TEM圖可以看出,SnCoFe表面形成了無定型結構,通過元素分布圖與Co/Fe元素相比,表層的Sn原子基本已經被選擇性地刻蝕掉。分析同步輻射的數據和擬合數據可以發現,等離子體處理后,除了形成了氧缺陷,也形成了大量的Sn缺陷。但Sn周圍的原子結構基本沒有發生變化,因此可以判定大量的Sn空位只集中分布在催化劑表面。

3. 催化劑材料的電催化性能圖

(a). 在1.0 mol/L的KOH溶液中,負載在玻碳電極上的SnCoFe和SnCoFe-Ar以及負載在泡沫鎳上的SnCoFe-Ar的LSV曲線;

(b). 負載在玻碳電極上的 SnCoFe和SnCoFe-Ar相對應的Tafel曲線;

(c). 負載在玻碳電極上的 SnCoFe和SnCoFe-Ar的CV曲線;

(d). 負載在玻碳電極上的 SnCoFe和SnCoFe-Ar的EIS曲線。

4. 催化劑材料電催化OER過程的理論計算結果

(a). 在堿性電解液中,在SnCoFe-Ar上發生的OER的四個步驟示例圖 (圖中藍色環中標記的是活性位點);

(b). 純的SnCoFe(包括活性位點Sn和Co)以及SnCoFe-Ar三種模型的OER反應或性能計算結果。

【小結】

研究人員使用Ar等離子體對鈣鈦礦型氫氧化物SnCo0.9Fe0.1(OH)6進行處理,得到具有豐富Sn空位的OER電催化劑。通過一系列的表征發現,該陽離子空位使催化劑材料暴露出更多的Co/Fe活性位點,并在材料表面制造更多的1-2nm的孔道,提高其物質傳輸能力,同時改善其電子傳輸能力。故而,該富陽離子缺陷的SnCoFe-Ar表現出很好的催化性能,為后來者設計高效OER電催化劑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文獻鏈接:Preferential Cation Vacancies in Perovskite Hydroxide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Angew. Chem. Int. Ed., 2018, DOI: 10.1002/anie.201805520)

本文由材料人編輯部新人組Wenli Lu編輯,劉宇龍審核,點我加入材料人編輯部

材料測試、數據分析,測試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