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Nano Energy:新型超長循環壽命鈉離子電池的無相變正極


【引言】

鈉離子電池(SIB)是大規模儲能系統和智能電網應用的潛在儲能裝置。鈉過渡金屬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具有高理論容量和易于合成的特點。然而,在電化學反應過程中,這種層狀結構穩定性差,導致結構破壞和容量降低。因此,設計具有寬工作電壓范圍、無相變的層狀氧化物是獲得高容量、高循環穩定SIB的有效方法。本文發現了一種新的層狀三斜晶系(P_1)錳基氧化物和銅摻雜,即Na2.3Cu1.1Mn2O7-δ(NCM)材料,其顯示出固溶行為,具有范圍為2-4.5 V寬電壓窗口,充放電過程中體積變化可忽略不計。

【成果簡介】

近日,中國南京大學周豪慎郭少華(共同通訊)作者等人,發現了一種新的銅摻雜層狀P_1錳基氧化物材料(NCM),具有獨特的本體和納米級無Na表面結構,作為鈉主體能夠克服鈉釋放時的相變反應和體積變。研究表明,這種P_1型NCM材料在2-4.5 V之間,具有寬的無相變區,循環時晶格體積變化較小。在潮濕空氣中,它也具有優異的化學穩定性。與大多數環境敏感的層狀材料相比,在潮濕空氣中老化60天后,P_1型NCM表現出優異的循環性能(1000次循環后,容量保持率為95.8%)、優異的倍率性能和全電池中出色的鈉儲存性能。相關成果以A Phase-Transition-Free Cathode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with Ultralong Cycle Life”為題發表在Nano Energy上。

【圖文導讀】

1 P_1-NCM的結構特征

(a)P_1-NCM的XRD及其Rietveld精修譜圖;

(b)P_1型層狀氧化物的晶體結構模型圖;

(c)沿[310]軸,P_1-NCM的SAED圖案;

(d,e)P_1-NCM的HAADF-STEM圖像。

2 P_1-NCM的無鈉界面結構表征和化學/電化學穩定性圖

(a-d)P_1-NCM樣品黃色矩形的Na,Cu,Mn和O元素的EELS圖;

(e)合成和老化P_1-NCM的XRD圖譜;

(f)合成和老化P_1-NCM的首次充電/放電曲線圖。

3 充放電過程中P_1-NCM的晶體結構轉變分析

(a)在2.1-4.05 V區間和0.1 C的電流速率下,充電/放電期間P_1-NCM//Na電池的原位XRD譜圖;

(b)充電4.05V后,P_1-NCM的原位XRD及其精修譜圖;

(c)放電4.5V后,P_1-NCM的非原位XRD及其Rietveld精修譜圖。

4 P_1-NCM的半電池和全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a)在0.1 C下,P_1-NCM//Na的電壓-容量曲線;

(b)P_1-NCM//Na的倍率性能圖;

(c)在不同電流面密度下,P_1-NCM//Na的充放電曲線圖;

(d)在20 C下,P_1-NCM//Na的循環性能和庫侖效率圖;

(e)常規層狀金屬氧化物正極的循環穩定性對比圖;

(f)在0.1 C下,P_1-NCM//C硬碳的電壓-容量曲線圖;

(g)在不同電流速率下,P_1-NCM//硬碳的倍率性能圖;

(h)在2 C下,P_1-NCM//硬碳的循環性能和庫侖效率圖。

【小結】

新型NCM具有獨特的P_1相分層結構,具有超過2-4.5 V電壓窗口、固溶行為、優異的穩定性、高的比容量106.6 mAh g-1和高的倍率性能。鈉離子脫嵌過程中,P_1-NCM固溶體的體積變化微小,具有優化的電壓窗口和長期循環穩定性。放電容量保持率為95.8%,遠高于其他層氧化物材料。這種新開發的具有環境和電化學穩定性的P_1-NCM材料,將促進SIB的電極材料設計和實際應用。

文獻鏈接:A Phase-Transition-Free Cathode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with Ultralong Cycle Life(Nano Energy, 2018, DOI: 10.1016/j.nanoen. 2018.07.042)。

歡迎大家到材料人宣傳科技成果并對文獻進行深入解讀,投稿郵箱tougao@cailiaoren.com

材料人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編輯微信:cailiaokefu

材料牛專注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及行業進展,這里匯集了各大高校碩博生、一線科研人員以及行業從業者,如果您對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進展,解讀高水平文章或是評述行業有興趣,點我加入材料人編輯部

材料測試,數據分析,上測試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