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 Catal: 構建氧擴散路徑促進酸性電解水催化劑穩定性
一、?【導讀】 ?
將活性組分Ir催化劑錨定在金屬氧化物載體上,能有效解決Ir基酸性電解水(OER)催化劑成本高昂的問題,同時易于觸發晶格氧氧化機制(LOM)提升Ir基催化劑的活性。然而,LOM機制作用過程中往往帶來催化劑載體過度氧化和配位構型改變,使得催化劑整體穩定性堪憂。
二、【成果掠影】
近日,蘇州大學紀玉金教授和復旦大學張波教授團隊將Ir催化劑負載到混合金屬氧化物載體上,通過雙元載體的界面上構建的氧擴散路徑,實現活性和穩定性兼得的LOM機制。該Ir-ZrTaOx催化劑質量比活性高于IrO2近2個數量級,并在質子交換膜(PEM)水電解槽的工況中穩定工作超過200小時。原位紫外拉曼光譜、吸收譜結合理論計算證明了ZrOx/TaOx界面上發生的氧擴散路徑,防止了主載體TaOx的過度氧化和不利的配位結構變化。該成果為高效穩定的異相催化劑開發提供參考。
相關研究成果以“Constructing the oxygen diffusion paths for promoting the stability of acidic water oxidation catalysts”為題發表在Chem Catalysis上。
?三、【核心創新點】
1) Ir-ZrTaOx催化劑質量比活性高于IrO2近2個數量級
2)僅用常規Ir用量的1/4,就能在PEM水電解槽中高效穩定運行逾200小時,衰減速率達到歐盟燃料電池和氫能聯合企業技術目標
3)同位素標記的電化學微分質譜、原位紫外拉曼光譜、原位X射線吸收譜,結合理論計算證明,在混合金屬氧化物載體界面構建了氧擴散路徑,實現了活性和穩定性兼得的LOM機制
?四、【數據概覽】
圖1??催化劑的合成與表征
圖2:電化學性能和LOM機制
圖3:催化劑結構演化的原位表征
圖4:理論計算
五、【成果啟示】
該研究提供了一種構建氧擴散路徑策略,以促進金屬氧化物負載型Ir基催化劑的穩定性。原位譜學和理論計算證實催化劑活性來源為LOM機制;同時ZrOx/TaOx界面上的氧擴散路徑保護TaOx以免過度氧化和不穩定的重構,帶來了整體催化劑穩定性提升。該發現將有利于未來設計研發高效穩定的異相催化劑。
第一作者:黃睿
通訊作者:紀玉金 張波
通訊單位:蘇州大學 復旦大學
原文詳情:https://doi.org/10.1016/j.checat.2023.100667
本文來自cell?press
文章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