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角石墨烯再發Nature!
一、【導讀】
自發對稱性破缺是凝聚態物理的基礎,因為新的量子相的出現通常伴隨著對稱性的減少。在強關聯領域,超導性通常與其他形式的對稱性破缺同時發生,研究它們之間的復雜關系對許多平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些平臺包括不斷增長的扭曲石墨烯多層材料家族。其中魔角扭曲三層石墨烯(MATTG)表現出一系列強關聯的電子相,這些電子相自發地破壞了其潛在的對稱性。掃描隧道顯微鏡(STM)是一種成熟的工具,用于識別某些對稱破缺狀態,特別是那些通過局部狀態密度(LDOS)分布在實際空間中留下直接明顯標志的狀態。然而,在魔角扭轉多層中創建足夠大、足夠干凈和低應變的區域的任務本身就很困難,迄今為止,STM無法生成足以明確診斷微觀對稱破缺順序的電子結構空間圖。因此,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觀察光譜特征和基本結構表征,特別是在MATTG的背景下。直到最近,這一挑戰才在扭曲的雙層結構中得到解決,但是,MATTG還沒有在對稱破缺序的背景下進行探索。
二、【成果掠影】
加州理工學院Hyunjin Kim和Stevan Nadj-Perge研究團隊使用掃描隧道顯微鏡研究了MATTG的相關相位,并確定了相互作用驅動的空間對稱性破缺的顯著特征。在低應變樣品中,在每個莫爾晶胞大約兩到三個電子或空穴的填充范圍內,觀察到石墨烯晶格的原子尺度重建,并伴隨著隧穿光譜中的關聯間隙。這種短尺度的重組表現為一個Kekulé超晶胞(意味著電子之間自發的谷間相干性),并在與能隙發展相一致的大范圍磁場和溫度下持續存在。覆蓋多個莫爾晶胞的大尺度圖譜進一步揭示了Kekulé模式的緩慢演化,表明原子尺度的重建與更長的莫爾尺度上的平移對稱性破缺共存。使用自相關和傅立葉分析來提取這些相位的本征周期性,發現它們與理論上提出的非公度Kekulé螺旋(IKS)序一致。此外,當空穴摻雜遠離能帶的半填充時,表征莫爾尺度調制的波長單調減小,并且對磁場的依賴性較弱。該研究結果為在應變存在下MATTG相關相的性質提供了重要見解,并表明超導性可以從谷間相干母態中產生。相關研究成果以“Imaging inter-valley coherent order in magic-angle twisted trilayer graphene”為題發表在國際期刊Nature上。
三、【核心創新點】
使用掃描隧道顯微鏡研究了并確定了MATTG的相關相位相互作用驅動的空間對稱性破缺的顯著特征,為應變存在下MATTG相關相的性質提供了重要見解?
四、【數據概覽】
圖1實驗概述和揭示Kekulé模式的原子解析圖???2023 Springer Nature
圖2在魔角扭曲三層石墨烯中Kekulé序的VGate依賴性映射 ??2023 Springer Nature
圖3莫爾平移對稱性破缺的證據 ??2023 Springer Nature
圖4 從傅里葉變化圖中提取的IKS波矢量 ??2023 Springer Nature
五、【成果啟示】
該項研究通過使用掃描隧道顯微鏡對在對稱性破缺序背景下的MATTG相關相位進行了研究,確定了相互作用驅動的空間對稱性破缺的顯著特征。研究結果為在應變存在下MATTG相關相的性質提供了重要見解,表明超導性可以從谷間相干母態中產生。
文獻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663-8
本文由小藝撰稿。
文章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