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評選全球35名35歲以下青年創新者,其中的材料人居然做了這些工作
近日,MIT?technologyreview公布了第16屆TR35榜單,即全球35名35歲以下青年創新者榜單。從榜單公布信息來看,能源、醫療、電子是創新者們主要創新領域。材料牛編輯對其中創新領域與材料相關性很大的幾位做了簡單介紹。
Desmond Loke,33歲,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
計算機工程師一直在尋找取代RAM和閃存的存儲設備,Desmond Loke的研究或許可以實現這一點。
目前,比較有希望取代RAM和閃存的技術是利用相變材料,它有和RAM媲美的速度,以及和閃存一樣的非易失性。它通過把硫化物玻璃的材料在非晶態和晶態之間轉變來實現電流開關。但目前一直無法將相變材料在晶態和非晶態之間的轉換速度降到50納秒以內。
而Desmond Loke成功將轉化時間降至0.5納秒,而且還把存儲單元體積縮小至納米級。而且他還成功降低了存儲器的耗能,并且實現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植入更多的存儲單元。
Qing Cao,32歲,IBM研究中心
他的發明正在幫助IBM實現更高效的碳納米管取代硅晶體管的追求。
2008年,在伊利諾伊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Cao發明了一種在柔性塑料襯底上打印碳納米管電路的方法。
2013年,進入IBM的Cao開發了一種利用機械力將溶液中的純碳納米管組裝成高密度、高度有序陣列的方法。
2015年,Cao他發明了一種通過將金屬原子焊接至碳納米管兩端的辦法來將碳納米管與金屬導線相連接,克服了一個碳納米管晶體管邁上商業化的重要障礙。
2020-2025年,IBM預計將碳納米管晶體管可替代硅晶體管。IBM估計前者比后者效率高兩到三倍,而能耗只有一半。
Ying Diao 33歲,伊利諾伊大學
廉價的柔性太陽能電池可以打印到很多表面。但是聚合物將太陽光轉變為電能的效率一直不見起色。原因之一是聚合物不比更高效的多晶硅,其分子結構比較混亂。
Ying Diao開發出一種打印技術,使聚合物分子規則有序,而不是混亂無序的組裝起來。她制造出來的有機太陽能電池,其光電轉換效率是先前的兩倍。
VivianFerry,32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
她利用納米晶體捕獲陽光并提升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目前的太陽能電池能夠吸收光線的波長范圍有限,大部分其他波長的太陽能只能流失掉。如果太陽能電池能夠捕獲更多波長的光線,就能轉化為更多電能從而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成本。
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ofMinnesota)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系的助理教授VivianFerry發現了一種能夠吸收高能短波藍光的微晶體。除此之外,她還提出利用納米結構金屬制成的微鏡,來捕獲特定波長的太陽光,并將其引入太陽能電池。不過,Ferry制作熒光納米晶體的兩種材料——硒化鎘和硫化鎘,然而由于鎘本身是一種有毒的金屬。但這種技術即便利用其他豐度高,毒性小的材料也是可行的。
其他人員請參考:innovators-under-35
材料牛編輯整理。
南大朱嘉那個也可以加進去噠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