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Mater. 曾海波團隊:銫鉛鹵化物鈣鈦礦在光子驅動下發生單層納米片到體相的轉變
【引語】
在過去的幾年中,有機鉛鹵化物鈣鈦礦在光捕獲和光致發光領域受到廣泛關注。但由于其穩定性差而制約了商業應用。隨后出現了對環境耐受性較好的無機銫鉛鹵化物鈣鈦礦,合成了具有立方相的高效率納米晶,與傳統的金屬硫族量子點相比具有卓越的光電性能。此外,CsPbX3納米線和納米片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能而受到廣泛關注。CsPbX3納米片表現出獨特的自組裝特性。
最近,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薄膜的光致分解和缺陷形成被報導。直到現在,光致發光和光致暗化在傳統QDs中有所報導。但光對CsPbX3鈣鈦礦納米結構的影響尚未報導。
【成果簡介】
最近,南京理工大學的曾海波教授(通訊作者)和南洋理工大學的Handong Sun(通訊作者)首次發現CsPbBr3納米片的光致轉換(PDT),發現具有量子限域的單層納米片在激光照射幾十分鐘后轉變為體相。由于量子限域效應,這種光子驅動的轉換伴隨顯著的發光顏色的變化,這賦予CsPbBr3納米片由單色發光向多色發光的應用。CsPbBr3納米片發生相轉變所需的光強低至20mW·cm-2,用普通的燈就可以激發。此外,他們制備了CsPbBr3納米片/PMMA復合膜,CsPbBr3納米片在安全標簽照片編碼中有著潛在的應用價值。
【圖文導讀】
圖1:光致相變過程不同時間的PL變化
(a)多層CsPbBr3納米片在光致相變過程中不同時刻的發光(ML:單層),插圖為樣品在不同時刻的發光圖。
(b)多層CsPbBr3納米片在整個過程中發光隨時間變化的映射圖(黑色代表發光強度低,紅色代表發光強度高)。插入圖為樣品在不同時刻的發光圖。
圖2:不同輻照時間下的原位吸收光譜
在325nm、輻照強度為約20mW·cm-2下,不同輻照時間下的原位吸收光譜。插入圖為多層CsPbBr3納米片薄膜的吸收變化的實時監測裝置。
圖3:多層CsPbBr3納米片的SEM、TEM和光子驅動相變示意圖
(a-c)多層CsPbBr3納米片在輻照時間分別為0min、20min和90 min下的表面結構。
(d-f)多層CsPbBr3納米片在輻照時間分別為0min、20min和90 min下的橫截面結構。
(g-i)多層CsPbBr3納米片在輻照時間分別為0min、20min和90 min下的TEM。
(j)光子驅動相變過程示意圖。在連續的激光照射下,CsPbBr3納米片逐漸聚集,最終轉變為體相CsPbBr3納米片。
圖4:CsPbBr3納米片、CsPbBr3納米片/PMMA復合膜的多色發光和復合膜的應用
(a-d)CsPbBr3納米片薄膜的 多色發光。(a)為共聚焦激光掃描顯微下的亮場光學圖像;(b)為光譜范圍為420-470nm的發光影像;(c)為光譜范圍為500-560nm的發光影像;(d)為(b)和(c)合并后的影像。
(e-h)CsPbBr3納米片/PMMA復合膜的多色發光。(e)為共聚焦激光掃描顯微下的亮場光學圖像;(f)為光譜范圍為420-470nm的發光影像;(g)為光譜范圍為500-560nm的發光影像;(h)為(f)和(g)合并后的影像。
(i)CsPbBr3納米片/PMMA復合膜在安全標簽的照片編碼中的示意圖。
(j)紫外燈下具有字符“2”的編碼復合膜的照片。
(k)藍寶石基底上的CsPbBr3納米片/PMMA復合膜。
【總結】
該研究不僅揭示了新興全無機鈣鈦礦的有意義的現象,引發對CsPbX3光學性能的研究,而且在防偽、信息加密的安全保護中有著潛在的應用價值。
文獻鏈接:Photon Driven Transformation of Cesium Lead Halide Perovskites from Few-Monolayer Nanoplatelets to? Bulk Phase (Adv. Mater., 2016, DOI: 10.1002/adma.201604110)
本文由材料人編輯部納米組朱曉秀供稿,材料牛編輯整理。
材料牛網專注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及行業進展,這里匯集了各大高校碩博生、一線科研人員以及行業從業者,如果您對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進展,解讀高水平文章或是評述行業有興趣,點我加入編輯部。
文章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