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 Chem. Int. Ed.: 中山大學-柔性發光MOFs在孔隙度和靈敏度上表現出協同固態溶液效應


【引言】

相對于傳統的多孔材料,多孔配位聚合物(PCPs)或金屬有機框架(MOFs)由于結構和功能的多樣性和可修飾性被廣泛深入研究。隨需求而變的超分子組裝仍然是挑戰,同構合成法(在已知MOF的原型基礎上改變結構單元)是獲得所需性質最有效的方法。同構MOF含有相同的晶體結構和相似的晶體參數,相應的幾何學上同構的次級結構單元可以混合構建成MOFs的固態溶液(SSFs)。相對于原始的MOFs,SSFS中的結構單元具有合適的混合比例會有效平衡原始MOFs的優缺點以便滿足更好的應用。例如在吸附制冷應用中不同熱源下調節H2O的吸附/解吸附臨界壓,不同目標環境下調節O2的光學傳感靈敏度。

成果簡介

近日,中山大學張杰鵬(通訊作者)等人在Angew. Chem. Int. Ed.上發表了一篇題為“Flexible, Luminescent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Showing?Synergistic Solid-Solution Effects on Porosity and Sensitivity”的文章。該研究組將高度相關但不同構的發射磷光的Cu(Ⅰ)-MOFs的次級結構單元以固態溶液的形式混合。由于相界面的構象多樣性和配體的非均相性產生固態溶液效應,使得混合后的復合物的孔隙度大幅度提高,對O2的光學傳感性變為原始MOFs的410倍,檢測限達到0.07ppm甚至超過了貴金屬的和C70對O2的檢測限。

【圖文導讀】

1:Px:MAF-2(x=0和x=100時的單晶結構)的晶體體積、孔隙比和O2的靈敏性

%e5%9b%be%e7%89%871

將配體Hdetz/Hdptz (Hdetz=3,5-二乙基-1,2,4-三氮唑;Hdptz=3,5-二丙基-1,2,4-三氮唑)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與Cu2O納米顆粒在水熱條件下得到[Cu(detz)(100-x)%(dptz)x%](命名為Px:MAF-2);[Cu(dptz)] (MAF-2P),即P100:MAF-2

2Bx:MAF-2P(x=0和x=100時的單晶結構)的晶體體積、孔隙比和O2的靈敏性

%e5%9b%be%e7%89%872

將配體Hdptz/Hdbtz (Hdptz=3,5-二丙基-1,2,4-三氮唑;Hdbtz=3,5-二丁基-1,2,4-三氮唑)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與Cu2O納米顆粒在水熱條件下得到[Cu(dptz)(100-x)%(dbtz)x%](命名為Bx:MAF-2P);[Cu(dbtz)] (MAF-2P),即B100:MAF-2P

3:Bx:MAF-2(x=0和x=100時的單晶結構)的晶體體積、孔隙比和O2的靈敏性

%e5%9b%be%e7%89%873

Bx:MAF-2 可認為是?Px:MAF-2 和Bx:MAF-2P的混合組分

4Mx:MAF-2(x=0和x=100時的單晶結構)的晶體體積、孔隙比和O2的靈敏性以及特殊配比下對O2感應的檢測限,對CO2的吸附等溫線

%e5%9b%be%e7%89%874

將配體Hdetz/Hdmtz (Hdetz=3,5-二乙基-1,2,4-三氮唑;Hdmtz=3,5-二甲基-1,2,4-三氮唑)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與Cu2O納米顆粒在水熱條件下得到[Cu(detz)(100-x)%(dmtz)x%](命名為Mx:MAF-2)

(a)?Mx:MAF-2(x=0和x=100時的單晶結構)的晶體體積、孔隙比和O2的靈敏性;

(b)在?O2/N2體系中M66:MAF-2的SV函數線性擬合圖?;

(c)?在195K下M66:MAF-2, M76:MAF-2, MAF-2 and M100:MAF-2的CO2吸附等溫圖

展望

該項研究成果為控制和提升MOFs的性質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文獻信息

文獻連接Flexible, Luminescent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Showing?Synergistic Solid-Solution Effects on Porosity and Sensitivity?(Angew. Chem. Int. Ed.2016, DOI: 10.1002/anie.201608439?IF=11.709)

本文由材料人編輯部學術組網老琪琪供稿,材料牛編輯整理。歡迎加入材料人MOF學術交流群(120199039)!材料牛網專注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及行業進展,這里匯集了各大高校碩博生、一線科研人員以及行業從業者,如果您對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進展,解讀高水平文章或是評述行業有興趣,點我加入材料人編輯部。材料人網尊重所有進行知識傳播的媒體,轉載請聯系tougao@cailiaoren.com

材料測試,數據分析,測試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