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a Mater:表面磨損處理加速Al-Zn-Mg-Cu合金沉淀和相的增長
【引言】
高強度時效硬化鋁合金通常用于飛機上結構部件。許多Al合金部件經歷了冷軋、機加工、研磨和拋光等工藝使得合金表面引起嚴重的塑性變形。 這種變形的表面層含有超細晶粒/子粒和其他缺陷,影響部件的使用性能,特別是耐腐蝕性。Al合金中的這種ASL(表面改性層)與下面的基質相比已顯示出不同的耐腐蝕性,或者更加敏感或者更耐腐蝕。本片文章將對這一現象進行研究。
【成果簡介】
最近,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甄良教授、王珊珊博士(共同通訊)在Acta Materialia上發表一篇名為“Accelerated precipitation and growth of phases in an Al-Zn-Mg-Cu alloy processed by surface abrasion”的文章。研究者發現合金在磨損后表面會產生厚度為0.4-0.8μm的改性表面層(ASL)。在ASL中觀察到高密度的位錯和寬度約50-120 nm的超細亞晶粒,會提高鋁合金的耐腐性。但自然時效很長時間后,經空位,位錯和亞晶粒/晶界加速的增強擴散被認為是加速沉淀和非典型相增長的主要原因。
【圖文信息】
圖1 由FIB(聚焦離子束)垂直分切成最終磨損方向的AA7055-T73試樣,其截面亮場的TEM(透射電子顯微鏡)和HAADF(高角環形暗場像)的圖像,看出子晶粒幾乎是等軸大小。
(a)低放大倍數TEM圖片;
(b)(a)中矩形區域高放大倍數TEM圖片;
(c)低放大倍數高角環形暗場像圖片;
(d)(c)中矩形區域高放大倍數高角環形暗場像圖片;
(a,c)中的虛線表示ASL(表面改性層)到底層基底的近似程度。在(a)圖中,底層的兩個晶界被標記為雙向箭頭。在(d)圖中,子晶界上相對大些的沉淀物被標記為三角符號。圖2中的EDS(能譜)是基于圖(c,d)的1-5線條。圖(a-d)分別是幾個TEM或HAADF圖像的拼貼。
圖2 ?基于圖1(c)和(d)中線條1-4的EDS(能譜圖)圖像
交叉通過(a)中標記為I線的沉淀物含有高含量的Mg和Zn,這就是η像。(c)中標記為III的線表示存在AL的氧化物。交叉通過(b,d-f)中標記為II, IV-VI線的沉淀物含有高含量的Cu。
圖3 電子衍射花樣
圖1(c)中標記為IV的Al2Cu晶界析出物分別在(a)[111]和(b)[132]晶向上的電子衍射花樣。
圖4 ?1200粒磨損AA7055-T73試樣其截面亮場的TEM(透射電子顯微鏡)圖像
(a)沿著最終磨損方向切割,1200粒磨損AA7055-T73試樣其截面亮場的TEM(透射電子顯微鏡)圖像,顯示出了ASL中的層狀亞晶結構和位錯。
(b)圖(a)I線區域[011]晶向的電子衍射花樣;
(c)圖(a)紅色方框標記區域的高分辨率投射電子衍射圖像;
(d)圖(c)中白色方框處的FFT(快速傅氏變換);
(e)(d)中標有紅色圓圈區域的傅里葉濾波圖像(逆FFT);
? ?圖(e)中的圓圈表示位錯。圖(a)中的虛線表示ASL進入底層基質的相似程度;
圖5?1200粒磨損AA7055-T73試樣其截面HAADF(高角環形暗場像)的圖像
1200粒磨損AA7055-T73試樣其截面HAADF(高角環形暗場像)的圖像,表示出經表面磨損后不同階段自然時效的顯微組織變化。
(a,d)2個月;(b,e)12個月;(c,f)42個月;
(d-f)分別是(a-c)標記方框處的高放大倍數圖像。圖(b)是兩個HAADF圖像的拼貼。虛線表明了ASL和ASL影響區的分割處。
圖6 ?1200粒磨損AA7055-T73試樣的HAADF圖像和EDS圖像
經42小時自然時效后,1200粒磨損AA7055-T73試樣的HAADF圖像和EDS圖像。使用了背景去除K的X-射線。
圖7 ?沉淀物電子衍射花樣
圖5中沿著不同晶向標記為III′′ (a,b) 和IV′ (c,d)的沉淀物電子衍射花樣。標記為III′′ 和 IV′的沉淀物分別與AlCu和?Zn的晶相一致。
圖8 ?320粒磨損AA7055-T73試樣其截面HAADF(高角環形暗場像)的圖像
由FIB(聚焦離子束)垂直分切成最終磨損方向的320粒磨損AA7055-T73試樣其截面HAADF(高角環形暗場像)的圖像,展現出經表面磨損后不同階段自然時效的顯微組織變化:
(a)2個月;? (b)12個月;? (c)42個月;
虛線表明了ASL和ASL影響區的大致分割處。圖9的EDS圖像是本圖(c)中長方形標記的區域。
圖9?320粒磨損AA7055-T73試樣的HAADF圖像和EDS圖像
經42小時自然時效后,320粒磨損AA7055-T73試樣的HAADF圖像和EDS圖像。使用了背景去除K的X-射線。
圖10?較大的沉淀相的電子衍射花樣
在圖8b中標記V′ (a,b), VIII′(c,d)和X′(e,f)處相對較大的沉淀相的電子衍射花樣。標記為V′, VIII′ 和 V′的沉淀相分別與AlCu,Al2Cu和Al2Cu相是一致的。
圖11?ASL表面磨損后,Zn和Al2Cu相加速析出過程示意圖
【結論】
通過S / TEM分析了Al-Zn-Mg-Cu合金經表面磨損產生的表面改性層中的微觀結構的演變,在ASL中觀察到超細亞晶和高密度位錯,會提高鋁合金的耐腐性。但自然時效很長時間后,經空位,位錯和亞晶粒/晶界加速的增強擴散被認為是加速沉淀和非典型相增長的主要原因。可以合理地預期磨損樣品的腐蝕行為
會由于長期自然時效期間表面微觀結構的劇烈變化而發生變化。
文獻鏈接:Accelerated precipitation and growth of phases in an Al-Zn-Mg-Cu alloy processed by surface abrasion(Acta Materialia,2017,DOI: 10.1016/j.actamat.2017.03.074)
整理人:段鵬超
材料牛網專注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及行業進展,這里匯集了各大高校碩博生、一線科研人員以及行業從業者,如果您對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進展,解讀高水平文章或是評述行業有興趣,點我加入材料人編輯部。歡迎大家到材料人宣傳科技成果并對文獻進行深入解讀,投稿郵箱tougao@cailiaoren.com。
材料測試,數據分析,上測試谷!
文章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