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Funct. Mater.: 電化學性能可調的Cu-MOFs材料問世
【引言】
金屬有機骨架(簡稱MOFs)是一類高度有序的新型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積大、孔隙率高、功能可調、主-客體相互作用、穩定性高等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在氣體吸附/分離、傳感、催化等領域顯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在各種應用中,MOFs的電化學應用一直非常受關注,但不幸的是MOFs需要集成或涂覆在導電襯底的表面上,才能用于電化學及相關應用。據報道,采用MOF基碳糊法制作電極雖然簡單,但其穩定性和準確性差,因而難以實用。作為一個替代方法,就是將材料直接沉積在導電基板上用于電化學氧化或還原反應,但關于不同配體對合成材料形態和電化學性能的影響、材料的穩定性等方面卻鮮有報道。
【成果簡介】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吳康兵教授和德國錫根大學楊年俊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研發團隊在Adv. Funct. Mater.上發表了一篇題為“Tunable Electrochemistry of Electrosynthesized Copper Metal–Organic Frameworks”的文章。該文章中研究人員以1,3,5-苯三甲酸(BTC)、1,4-對苯二甲酸(BDC)、1,2,4,5-苯四甲酸(BTEC)為有機配體,采用簡單的電化學還原法制備出了Cu-MOFs新材料,并對該材料進行電容、電解、電催化行為、電化學穩定性等測試,研究人員發現Cu-MOFs材料的電化學性能依賴于使用的有機配體。因此,通過選擇有機配體和金屬離子設計MOFs材料性能可簡化合成過程。
【圖文導讀】
圖1 采用不同配體制備的Cu-MOFs電鏡及次級模型對比
(A、D、G) Cu-BTEC的SEM、TEM圖及該材料次級結構單元模型;
(B、E、H) Cu-BDC的SEM、TEM圖及該材料次級結構單元模型;
(C、F、I) Cu-BTC的SEM、TEM圖及該材料次級結構單元模型。
圖2 采用不同配體制備的Cu-MOFs電化學性能可調性考察
(A) 在0.1M KCl溶液中掃描速率100 mV s?1條件下測得的(a) Cu-BTEC、(b) Cu-BDC、(c) Cu-BTC 電容伏安圖,假定該合成材料具有相同的歸一化電容,則表明該材料具有相同的表面積;
(B) 在0.1M KCl水溶液中記錄的(a)、(b)、(c)法拉第行為圖。
圖3 Cu-MOFs在傳感領域中的應用
(A) 在線性掃描伏安法記錄圖中可清晰看到尖銳的Cu-MOFs陰極峰;
(B) 安培曲線。
【小結】
在這項工作中,分別采用三種有機配位體合成Cu-MOFs,測試了合成材料形態和材料形態對其電化學性能及應用效果的影響,作者指出合成材料的電容、法拉第行為、電化學響應等性能依賴于與材料形態和暴露的銅活性位點數目,而材料形態和金屬活性受配體影響較大。采用1,3,5-苯三甲酸合成的Cu–MOFs在電催化H2O2還原反應中具有最佳的電化學活性,利用此優點可制備高靈敏度和高選擇性的H2O2電化學傳感檢測器。這項基礎工作的進行,開辟了MOFs在電化學性能可調方面的研究方法,為設計新型MOFs材料提供了思路。
文獻鏈接:Tunable Electrochemistry of Electrosynthesized Copper Metal–Organic Frameworks(Adv. Funct. Mater.,2018,DIO: 10.1002/adfm.201706961)
本文由材料人新人組王健康供稿,趙飛龍審核,點我加入材料人編輯部。
材料測試,數據分析,上測試谷!
文章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