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a Materialia:鋁合金中添加Cd增加彌散相并提高彌散強化效果


【引言】

時效硬化鋁合金通過人工時效能夠顯著提高鋁合金的性能,但當溫度升高時,晶粒粗化、相轉變、溶解等,時效效果變差,所以很難滿足工業應用。在鋁合金中添加Sc能夠顯著提高鋁合金的高溫性能,但由于Sc價格昂貴,成本高,所以難以廣泛應用。在鋁合金中添加少量Mn和Fe雖然能夠顯著提高鋁合金性能,并降低成本,但難以達到添加Sc時的性能。因此,通過微合金化,提高鋁合金高溫性能成為鋁合金應用的關鍵。

【成果簡介】

近日,挪威科技大學李彥軍教授Acta Materialia發表最新研究成果“Enhanced dispersoid precipitation and dispersion strengthening in an Al alloy by microalloying with Cd”。在該文中,研究人員對鋁合金添加少量Cd的彌散強化效果進行了分析,并利用硬度、拉伸、SEM等對性能進行了分析。

【圖文導讀】

圖1 從室溫以50°C/h的速度增加到600°C時顯微硬度和電導率的變化

(a)顯微硬度隨溫度的變化

(b)電導率隨溫度的變化

圖2 加熱到450°C時的顯微組織

(a)3003合金

(b)3003_0.2Cd合金

圖3 不同溫度下3003_0.2Cd合金中彌散相的TEM圖

(a)350°C

(b)400°C

(c)450°C

(d)500°C

(e)550°C

(f)600°C

圖4 3003_0.2Cd合金中彌散相的HAADF-STEM和EDS分析

(a)加熱到450°C時3003_0.2Cd合金中彌散相的HAADF-STEM圖

(b)圖(a)中指定線的EDS分析

圖5 加熱時等效直徑、彌散相密度和彌散相尺寸分布的變化情況

(a)從350°C加熱到600°C時等效直徑的變化情況

(b)從350°C加熱到600°C時彌散相密度的變化情況

(c)加熱過程中3003合金中彌散相尺寸分布

(d)加熱過程中3003_0.2Cd合金中彌散相尺寸分布

圖6 加熱到不同溫度時3003_0.2Cd合金的TEM圖

(a)200°C

(b)250°C

(c)300°C

(d)350°C

圖7 300°C時3003_0.2Cd合金中的納米粒的HAADF-STEM及對應的EDS分析

(a)加熱到300°C時3003_0.2Cd合金中的納米粒的HAADF-STEM圖

(b)線1處的EDS線譜

(c)線2處的EDS線譜

圖8 200-350°C的3003_0.2Cd合金中富Cd納米粒的平均直徑和數密度

圖9 250和300°C 時的3003_0.2Cd合金中富Cd粗糙納米粒的明場TEM圖及SEAD圖

(a)[-1-10]m方向的明場TEM圖

(b)圖(a)對應的SAED圖

(c)模擬得到的彌散相和鋁基體沿[-1-10]方向的衍射圖

(d)[-111]m方向的明場TEM圖

(e)圖(e)對應的SAED圖

(f)模擬得到的彌散相和鋁基體沿[-111]方向的衍射圖

圖10 200°C時3003_0.2Cd合金中富Cd粗糙納米粒的明場TEM圖及SEAD圖

(a)富Cd納米粒的明場TEM圖

(b)[001]方向的SAED圖

(c)[110]方向的SAED圖

圖11 加熱到250°C時3003_0.2Cd合金的APT分析

(a)Cd,Mn和Si原子的三維重構

(b)Cd含量大于4.6%的區域的等勢面

(c)圖(b)中富Cd粒子及其周圍的原子分布及proxigram分析

(d)圖(b)中橘黃色線處的富Cd納米粒的proxigram分析

圖12 3003合金和3003_0.2Cd合金的工程應力-應變曲線


圖13 計算得到的Al-1.1Mn-0.5Fe-0.18Si-Cd相圖


【小結】

本文的主要研究結論如下:在連續加熱時,添加0.05 at%的Cd能夠顯著提高形核能力,進而形成大量納米尺寸的α-Al(Mn,Fe)Si彌散相。溫度為450°C時顯微硬度達到峰值,此時加Cd合金中的α彌散相的數量是未加Cd的合金中的2倍。因此,添加Cd能夠使屈服強度提高25%。添加Cd以后使得α-Al(Mn,Fe)Si彌散相的形核方式從非均勻形核轉變為均勻形核。加熱過程中富Cd納米粒發生了相變,150-250 °C形成的超細富Cd納米粒以Al3Cd 或Al4Cd等金屬相存在。加熱過程中Al-Cd析出相的彌散強化非常顯著。

文獻鏈接Enhanced dispersoid precipitation and dispersion strengthening in an Al alloy by microalloying with Cd(Acta Materialia, 2018, doi.org/10.1016/j.actamat.2018.07.001)

本文由材料人編輯部金屬組 楊樹 供稿,材料牛編輯整理。

材料人網專注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及行業進展,這里匯集了各大高校碩博生、一線科研人員以及行業從業者,如果您對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進展,解讀高水平文章或是評述行業有興趣,點我加入編輯部

歡迎大家到材料人宣傳科技成果并對文獻進行深入解讀,投稿郵箱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編輯微信:cailiaokefu。

如果您想在科研中應用材料計算,歡迎您使用材料人計算模擬解決方案。材料人組建了一支來自全國知名高校老師及企業工程師的科技顧問團隊,專注于為大家解決各類計算模擬需求。如果您有需求,歡迎掃以下二維碼提交您的需求,或直接聯系微信客服(微信號:cailiaoren00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