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下午 納米能源線上研討會開講!
4月29日下午2:00,Nano Energy期刊與材料人聯合舉辦的《納米能源線上研討會》之摩擦納米發電機專題開講!王中林院士、胡陳果教授、張弛研究員、王杰研究員、程廷海研究員將會為大家帶來一場摩擦納米發電機的直播盛宴。《Nano Energy》(影響因子15.548)是由王中林院士擔任主編,在中科院SCI期刊分區為材料科學學科一區期刊。
直播時間
4月29日下午14:00-18:00
研討會流程安排
14:00-15:00
王中林院士,報告標題:摩擦納米發電機的發明與未來展望
15:06-15:45
胡陳果教授,報告標題:電荷激勵摩擦納米發電機及輸出能量管理
15:50-16:30
張弛研究員,報告標題:摩擦納米發電機與自驅動微系統
16:35-17:15
王杰研究員,報告標題:摩擦納米發電的性能優化與傳感應用
17:20-18:00
程廷海研究員,報告標題:基于摩擦納米發電機的環境振動能量俘獲與智能機械傳感
每個報告將會留一些時間來討論,歡迎各位同學、老師在材料人APP直播頁面上留言與專家互動。
專家介紹
王中林教授,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所所長,佐治亞理工學院終身校董、Hightower終身講席教授。王中林教授是納米能源研究領域的奠基人,發明了壓電納米發電機與摩擦納米發電機,并首次提出自驅動系統與藍色能源的大概念,將納米能源定義為“新時代的能源”。王中林教授開創了壓電電子學與壓電光電子學兩大學科,提出的原創新物理效應引領了第三代半導體納米材料的基礎研究。王中林教授Google Scholar統計的學術論文引用超過23萬次,個人h-index為238,在世界范圍內橫跨所有領域的10萬名科學家綜合排名中名列第15名。王中林教授先后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已被選為以下美國物理協會(APS)、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美國材料研究協會(MRS)、美國顯微協會(MSA)、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SC)等國際專業學會的會士(Fellow)。王中林教授曾獲評攝氏-林耐講座獎(2020年)、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2019年)、埃尼獎(2018年)、全球納米能源獎(2017年)、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2015年)等多項重量級獎項。他是國際納米能源領域著名期刊《Nano Energy》的創刊者與現任主編,該期刊最新影響因子為15.548。
胡陳果,重慶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Nano Energy副主編,Nano-Micro Letters 編委。博士畢業于重慶大學。主要從事低維功能材料制備和納米器件設計及應用等方面的研究,特別是在摩擦納米發電機及自驅動傳感器方面做出了許多創新性工作。共發表SCI 論文270 多篇,被引用10000多次 (Web of Science),其中,以通訊作者發表《科學》子刊3篇和《自然》子刊3篇,ESI 高被引15篇,H-因子5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和省部級基金4項,參加863課題1項。申請發明專利26 項,獲授權21 項,獲省部級自然科學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 項(排名第1),獲得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優秀獎1項。
張弛,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基金委“優青”獲得者,北京市青年拔尖團隊帶頭人、科技新星,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中國新銳科技人物。2004年獲華中科技大學學士學位,2009年獲清華大學博士學位,曾在清華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赴日本NSK精工株式會社研修,2013年入職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主要從事納米發電機和自驅動微系統領域的研究,在摩擦納米發電機的機理特性、微納制造和器件應用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原創性研究,開創了摩擦電子學新研究方向,取得了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并開展其在柔性機械、智能裝備和物聯網等領域的應用研究。已在Nat. Comm.、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Nano、Nano Energy、Nano Today等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0余篇,引用3200多次;獲38項國內外專利授權;出版中英文專著2章;在國際學術會議做大會報告1次,邀請報告20余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中科院及北京市科技項目10余項。獲評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Nano Res.期刊高被引論文獎等。現任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高級會員、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微納傳感技術分會/微納執行器與微系統分會理事,NANOSMAT學會會士,IEEE T. Nanotechnol.期刊副編輯。
王杰,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08年于西安交通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曾在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做博士后研究和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材料系做訪問學者,2016年入職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主要從事儲能與換能納米材料與器件、超級電容器和摩擦納米發電機及其在可穿戴電子產品/藍色能源/環境治理中的應用等方面的研究。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省部級以上項目10余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Robotics、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和Nano Energy等期刊發表研究論文70余篇,其中Nature/Science子刊9篇,獲授權發明專利10余項,省部級科技獎勵3項。
程廷海,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智能結構與系統實驗室負責人。主要開展微納能源俘獲、自驅動傳感以及機電一體化智能裝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系列機械模式摩擦納米發電機的設計思想,研制開發出多種原理與類型的摩擦電式機械運動傳感器,取得了一些國內外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積極推進摩擦納米發電機在工業領域特別是機械行業的應用與發展。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Nano Energy、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等國際雜志上發表較高水平學術論文30多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0余件,主持科研項目多項。
直播平臺
請在材料人APP內搜索“納米能源”,即可找到。
APP下載地址
納米能源交流群
為了更好地交流,材料人特建立納米能源交流群,請添加材料人客服小錢的微信,告知姓名+單位+研究方向后入群。
文章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