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上科大最新Nature:MOF基復合材料實現高效二氧化碳光還原
【引言】
眾所周知,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與氣體分子之間具有特異性的相互作用;再加上MOF具有豐富有序的孔道結構,使得MOF成為能夠實現氣體分子光催化轉化(例如二氧化碳光還原過程)的理想材料。然而,與經典的固態或者分子催化劑相比,目前的MOF基材料還未能實現高效的二氧化碳轉換效率。
【成果簡介】
武漢大學的鄧鶴翔、Ling Zan以及上海科技大學的Osamu Terasaki(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創造了一種新型的MOF內“分子隔間(molecular compartments)”材料。研究人員在MIL-101及其衍生物的孔結構內生長二氧化鈦,從而構建具有了分子隔間的MOF基復合材料。研究顯示,這一隔間能夠促進光吸收/電子生成的二氧化鈦單元與具有催化性能的MOF金屬簇產生協同作用,從而實現光催化二氧化碳還原過程以產生氧氣。在這一復合材料中,二氧化碳光還原的量子效率甚至可以高達11.3%(350nm光源處),表明二氧化鈦在MOF體系中的精確定位能夠有效提升二氧化鈦的活性。2020年09月09日,相關成果以題為“Filling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esopores with TiO2 for CO2 photoreduction”的文章在線發表在Nature上。
【圖文導讀】
圖1 多孔MOF中定位二氧化鈦以制造“分子隔間”
圖2 MOF中控制二氧化鈦的位置和數量
圖3 在MOF單晶中對二氧化鈦定位進行可視化
圖4 二氧化碳光還原性能及其與二氧化鈦定位的相關性
文獻鏈接:Filling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esopores with TiO2 for CO2 photoreduction(Nature, 2020, DOI: 10.1038/s41586-020-2738-2)
本文由材料人學術組NanoCJ供稿。
材料牛網專注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及行業進展,歡迎大家到材料人宣傳科技成果并對文獻進行深入解讀,投稿郵箱tougao@cailiaoren.com。
文章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