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cal Reviews:朱廣山課題組發表多孔芳香骨架(PAFs)最新綜述
日前,東北師范大學(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朱廣山教授課題組在《Chemical Reviews》上發表綜述論文《Porous Aromatic Frameworks (PAFs)》(Chem. Rev.?2020, 120, 16, 8934–8986)。該雜志為美國化學學會旗下的頂級綜述類期刊,屬于化學化工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之一,2019年其影響因子為54.301。團隊成員田宇陽副教授為第一作者,朱廣山教授為文章的通訊作者。
多孔芳香骨架(PAFs)是由朱廣山教授在世界上首先提出、定義并成功制備的一類新型多孔材料,其結構中含有通過碳碳鍵連接的剛性芳香基單元。由于其特有的芳香基單元組成和碳碳鍵連接,PAFs顯示出優異的穩定性,結構和功能的可設計性,以及超越大多數多孔材料的超高比表面積,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儲氫、溫室氣體捕獲、催化、海水中提取鈾等多個重要工業應用領域。過去十年中,朱廣山教授一直致力于解決傳統多孔材料面臨的可設計性與實際應用條件下的穩定性這兩個重大挑戰,從事PAFs材料的設計合成和應用研究,先后報道了百余種多孔芳香骨架材料,在國內外享有重要的研究影響力。國內外同行也進行了廣泛的跟蹤研究,報道了大量關于多孔芳香骨架材料的研究進展。目前,多孔芳香骨架材料已經成為多孔材料領域的一類典型代表,為多孔材料的多功能應用提供了優秀的平臺。
綜述以該課題組近年來在多孔芳香骨架材料的原創性研究和國內外的相關研究為基礎,回顧了多孔芳香骨架材料的發展歷程,闡明了多孔芳香骨架材料相比于傳統多孔材料的獨有性質,以及由于這些特性產生的多孔芳香骨架材料的獨特優勢,并在綜述中詳細介紹了多孔芳香骨架材料的設計思想和合成方法,深入探討了通過定向設計指導材料合成與應用的新材料合成思想,總結了多孔芳香骨架材料在吸附、分離、催化、傳感、海水提取鈾、醫療和新能源等功能材料領域的重要應用及主要優勢,剖析了多孔芳香骨架材料研究中存在的挑戰,并對未來多孔芳香骨架材料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
文章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hemrev.9b00687
朱廣山教授簡介:
朱廣山,男,東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化學學院院長,多酸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萬人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民盟中央委員。2014年起,擔任《Science China Materials》、《化學學報》、《中國化學快報》編委。是國際知名期刊Matter及ACS Central Science的顧問委員會成員(Editorial Advisory Board)。研究工作涉及吸附分離導向的多孔芳香骨架(PAFs)的設計合成及先進功能應用,多孔支撐膜的制備及其氣體分離,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設計合成以及納米孔材料藥物傳輸體系等方面的研究。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Adv. Mater.等國內外雜志發表研究論文390余篇,H-Index為65,出版英文專著1部,獲得國內授權專利20余項。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包括重點項目、杰出青年基金、面上項目、國際合作等)、省部級項目等10項以及973項目子課題2項。
本文由東北師范大學朱廣山教授課題組供稿。
文章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