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走進課本——《3D打印技術概論》
2016年3月4日,對于3D打印產業和中國教育領域而言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就在這一天,由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3D打印技術概論》在湖北出版社面向全國發行。這是中國第一本按照大學課程體系編寫的3D打印技術課本教材,是3D打印技術走向高校課堂的標志,它應對了3D打印走進高校課堂的呼聲,解決了中國教育領域的燃眉之急。
3D打印是近幾年風靡一時的全新技術,這項曾被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評為“將會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技術,將會給各行各業帶來深刻變革,也曾一度引發世界人民對它的癡迷于愛戀,可謂是轟動整個地球。
在國內,去年的8月份,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先進制造與3D打印”專題講座,當時是有中國3D打印領域唯一的一位院士——盧秉恒院士詳細講解了3D打印技術,至此,3D打印被提上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而在《中國制造2025》規劃綱要中也明確將智能制造和3D打印視為國家今后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
目前,在我國3D打印產業化進程中遇見的瓶頸就是專業人才的匱乏,著不僅嚴重妨礙了3D打印產業化的日程,而且技術的發展和創新也處于滯緩狀態,滿足不了人們日益膨脹的個性化需求和也給整個市場流入一股寒流,影響了市場機制的運行。就像之前紅極一時的3D打印照相館,由于相關人才的短缺直接導致3D打印技術和整個供應鏈機制的不健全,無法滿足大眾消費者追求廉價的個性化產品的需要,這樣就必須以犧牲成本為代價而換取店鋪的運轉,久而久之,當成本高昂到店主無法承擔時,關店潮就此引爆,波及一批行業創業者。
對于3D打印行業的人才培養,我國還處于萌芽狀態,遠遠不能滿足行業發展需求,3D打印技術的教學還沒有形成以一個完成的體系,甚至是還沒有形成一套教學與培訓使用的教材,短板顯而易見。加之3D打印技術本身的不成熟,還處于發展的初期,所以要想實現3D打印技術在高速發展期進入高校課堂,實現教育的普適性,也確實是處境艱難。
現在3D打印技術的研發主要集中于高校和專業科研機構,企業研發的相對較少,其前沿技術也大都被極少部分高校和專業科研機構掌握,像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及中科院所等開展3D打印技術研究工作較早,也取得了顯著成果。加上依托高校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優勢資源所成立的企業在國內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帶動了整個3D打印產業的發展。
現如今,隨著3D打印技術走出校園,走進企業,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加大資金投入,紛紛研發具有市場競爭力的3D打印產品,無疑加速了3D打印技術的發展進程。但是資本上再多的資金流動也買不來專業的技術人才,3D打印技術快速發展推動的是產業化的進程步伐,但是技術發展的越快,水平越高,就越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
《3D打印技術概論》走進高校,走向高校課堂,不是學校教育單純因其概念火熱而作出的一項普及3D打印知識的嘗試,更準確的說應該是3D打印市場的推動作用引發的與教育領域輸出相關專業人才失去平衡的一種社會現象,市場的不斷擴大需要更多的3D打印專業人員投入其中。
今天我們看到了3D打印技術開始以正規的渠道展現在高校教材體系中,這僅僅還只是一個開始,相信在未來的不久,與3D打印技術相關的教材也會越來越多,走進更多高校的課堂。不僅如此,越來越多的教材也會很快走進高中課堂和小學課堂。
本文作者王小強,材料牛專欄作者,微信Maggeing(加微信請注明“公司-姓名-職務”,以便備注)。
文章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