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合成的綠色革命?Nat. Commun:Fe-Ni雙原子催化劑高效電催化合成尿素


尿素合成的綠色革命?Nat. CommunFe-Ni雙原子催化劑高效電催化合成尿素

lwb

01、導讀

尿素是不可或缺的化肥原料,也是燃料電池系統中很有前途的原料,工業合成尿素是由液態氨和二氧化碳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合成的,但尿素合成工藝能耗大、附加值高,不能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電催化合成尿素已成為傳統尿素生產有前途的替代方法之一。碳源和氮源的共活化和原位產物的電催化C-N偶聯指明了尿素合成的發展方向,但CO2還原反應(CO2RR)和NO3?還原反應(NO3RR)以及不可避免的負電位析氫反應(HER)與理想的尿素生成形成強烈競爭,導致產物分布復雜,尿素產物效率低。電催化尿素合成過程包括多步電化學過程(質子偶聯)、(電子轉移)和化學步驟(C-N偶聯),在催化劑設計中需要滿足反應物的共活化,還需要優化中間體的吸附,構建有利于C-N偶聯的高效位點,減少副反應的發生。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子反應的研究,忽略了C-N偶聯的識別和理解,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滿足上述需求的綜合策略,并確定突出的反應動力學和機理。

02、成果掠影

在此,湖南大學王雙印教授、鄭建云副教授、陳晨副教授以及澳大利亞科廷大學蔣三平教授聯合報道了一種Fe-Ni雙原子電催化劑可用于尿素的高效合成。 與孤立的雙原子和單原子催化劑相比,鍵合的Fe-Ni對是多個反應物協同吸附和活化的有效位點,從熱力學和動力學上增強了關鍵的C-N耦合。合成尿素的性能比單原子和孤立雙原子電催化劑高一個數量級,尿素收率達到20.2 mmol h?1g?1,法拉第效率為17.8%。對尿素、CO和NH3的增值反應效率達到了100%左右。這項工作為識別和調整C–N耦合位點和活化位點提供了新的見解,從本質上促進了尿素的高效合成,有望實現工業尿素合成的綠色革命,并為催化偶聯反應提供指導。

相關研究成果以“Identifying and tailoring C–N coupling site for efficient urea synthesis over diatomic Fe-Ni catalyst”為題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03、核心創新點

1、在催化劑Fe-Ni鍵合對中實現了活性位點、活化位點和偶聯位點的“三合一”, 鍵合的Fe-Ni對是多個反應物協同吸附和活化的有效位點,從熱力學和動力學上增強了關鍵的C-N耦合。

2、Fe-Ni雙原子電催化劑能高效合成尿素,尿素收率達20.2 mmol h?1g?1,法拉第效率為17.8%,對尿素、CO和NH3的增值反應效率達到了100%左右。

04、數據概覽

1 單原子和雙原子催化劑的形態和結構 ? 2022 The Author(s)

(a)B-FeNi-DASC的透射電子顯微鏡圖像;

(b) B-FeNi-DASC的像差校正的高角度環形暗場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HAADF-STEM)圖像;

(c) 獲得了HAADF-STEM圖像強度剖面,并伴有Fe-Ni對的原子分辨率EELS映射;

(d) Fe-SAC、I-FeNi-DASC和B-FeNi-DASC的傅里葉變換擴展X射線吸收精細結構(FT-EXAFS)光譜;

(e) 鐵箔、Fe-SAC、I-FeNi-DASC和B-FeNi-DASC中Fe元素的小波變換圖;

2 尿素合成的電催化性能 ? 2022 The Author(s)

(a) B-FeNi-DASC上的LSV曲線;

(b) CO2RR、NO3RR和尿素合成產物在Ni-SAC、Fe-SAC、I-FeNi-DASC和B-FeNi-DASC上的分布;

(c)在不同的應用潛力下,Ni-SAC、Fe-SAC、M-FeNi-DASC、I-FeNi DASC和B-FeNi-DASC的尿素產率和相應的法拉第效率;

(d) 不同位置的配置下CO2RR活性、NO3RR活性和尿素產量之間的相關性;

3 電化學光譜測量的操作數 ? 2022 The Author(s)

(a) 1500–3500 cm-1范圍內的三維操作數SR-FTIR光譜;

(b) 硝酸和二氧化碳電偶聯過程中B-FeNi-DASC在1500-3750 cm?1范圍內的紅外信號;

4 尿素合成的熱力學和動力學計算結果 ? 2022 The Author(s)

(a) 尿素生產的自由能圖;

(b) 第一次C-N偶聯生成*NHCO的反應路徑;

(c) 第二次C-N偶聯生成*NHCONO的反應路徑;

紫色、靛藍、藍色、紅色和灰色的球分別代表Fe、Ni、N、O和C原子;

05、成果啟示

綜上所述,該研究合成了一種Fe-Ni雙原子電催化劑,在Fe-Ni鍵合對中實現了活性位點、活化位點和偶聯位點的“三合一”,Fe和Ni位點的引入克服了碳或氮單組分選擇性吸附和活化的局限性,產生的協同效應通過對多種反應物的協同吸附和活化,顯著提高了電化學尿素合成的效率。孤立的Fe–N4和Ni–N4位點引發大量活化的C-和N-物種,并增加這些中間物種相遇和耦合的可能性,從而產生關鍵的C–N鍵。電催化研究結果表明,Fe-Ni雙原子電催化劑能高效合成尿素,尿素收率達20.2 mmol h?1g?1,法拉第效率為17.8%。在總法拉第效率約為100%的情況下,通過原位抑制競爭性析氫過程,可以使CO、NH3等增值產物形成。

文獻鏈接:Identifying and tailoring C–N coupling site for efficient urea synthesis over diatomic Fe–Ni catalyst2022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3066-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