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王濤教授AM:高達19%!非富勒烯受體纖維化提升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


一、【導讀】

有機太陽能電池(OSCs)由于其力學柔性、質輕和可溶液加工等優點,已顯示出作為清潔能源技術的巨大潛力。隨著研究人員在分子設計和器件工程方面的努力,OSCs的性能在過去幾年中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導致單結OSCs的光電轉換效率(PCE)超過19%。OSC的結構特點是電極和界面緩沖層夾著體異質結(BHJ)活性層,其中BHJ活性層包含了由供體和受體相分離所形成的互穿網絡。盡管體異質結活性層中供激子解離的供體/受體界面足夠多,但往往供體/受體相過度混合,從而阻礙器件運行過程中的電荷傳輸和收集,導致過高的電荷復合,阻止器件性能的進一步提升。非富勒烯受體(NFA)的結構有序性和聚集對其與電子供體所形成的光伏混合物的光吸收、相分離和電荷傳輸特性至關重要,并決定了相應電池器件的光電轉換效率(PCE)。

二、【成果掠影】

近日,武漢理工大學王濤教授課題證明了在稠環添加劑分子1-氟萘(FN)的幫助下小分子NFA L8-BO實現纖維化,從而大幅提高器件的電荷傳輸性能和光電轉換效率。分子動力學模擬表明,FN作為分子橋附著在L8-BO的骨架上,增強分子間堆積,誘導L8-BO一維自組裝成具有緊密多晶結構的細纖維。L8-BO纖維被整合到以D18為供體的贗本體異質結(P-BHJ)活性層中,顯示出增強的光吸收、電荷傳輸和收集性能,導致D18/L8-BO二元P-BHJ 器件的PCE從16.0%提高到前所未有的19.0%,填充因子(FF)高達80%。這項工作展示了一種纖維化電子受體提高器件性能的策略。研究成果以題為“Fibrillization of Non-Fullerene Acceptors Enables 19% Efficiency Pseudo-Bulk Heterojunction Organic Solar Cells”發表在知名期刊Adv. Mater.上。

三、【核心創新點】

通過分子動力學模擬揭示了L8-BO纖維化的形成機制,并通過光誘導力顯微鏡對L8-BO和混合膜中 L8-BO纖維結構進行了表征。L8-BO的纖維使贗本體異質結有機太陽能電池的PCE達到19.0%,FF超過80%。

四、【論文掠影】

1、薄膜的形態表征 ?2022 Wiley

(a)L8-BO和各種溶劑的化學結構。

(b-c)CF、Tol和FN構筑的L8-BO膜的2D GIWAXS圖案。

(d-f)AFM的高度圖像。

(g-j)由不同溶劑構筑的L8-BO膜的2D GISAXS圖案,以及沿qxy軸的相應的1D GISAXS圖案。

 

圖二、分子動力學模擬 ?2022 Wiley

(a)分子動力學模擬揭示了由三種不同二聚體(W1、W2和S)組成的L8-BO的分子堆積示意圖。

(b-c)在FN存在和不存在的情況下,各種L8-BO二聚體的構型和吸收能:(b)W1-1(在雙噻吩單元上吸收的FN)、(c)W1-2(在端基吸收的FN)、(d)S、(e)W2。

 

圖三、器件性能分析 ?2022 Wiley

(a)器件的J-V特性。

(b)基于D18:L8-BO(CF)BHJ、D18/L8-BO(CF)和D18/L8-BO(Tol+FN)P-BHJ的OSCs的EQE譜。

(c)平面外衍射圖。

(d-f)2D GIWAXS圖案。

(g-j)D18:L8-BO(CF)BHJ、D18/L8-BO(CF)和D18/L8-BO(Tol+FN)P-BHJ膜的2D GISAXS圖案,以及沿qxy軸的相應1D GISAXS圖案。

 

圖四、形態學研究 ?2022 Wiley

(a-c, e-g, i-k)D18:L8-BO(CF)BHJ、D18/L8-BO(CF)和D18/L8-BO(Tol + FN)P-BHJ薄膜在1459 cm-1觀察的D18、1532 cm-1觀察的L8-BO以及重疊圖像的PiFM圖像。

(d, h, l)D18:L8-BO(CF)BHJ OSC、D18/L8-BO(CF)和D18/L8-BO(Tol + FN)P-BHJ OSCs沿垂直方向的示意圖。

五、【總結展望】

綜上所述,研究人員通過使用稠環分子添加劑FN來調節P-BHJ活性層中非富勒烯受體L8-BO的分子堆積,實現了精細的纖維狀電荷傳輸網絡。分子動力學模擬表明,FN附著在L8-BO的共軛骨架上,增加L8-BO骨架的堆積,并將L8-BO分子組裝成1D纖維,通過光誘導力顯微鏡證實,在純膜和D18的各種混合膜中都觀察到纖維狀結構。致密緊湊的L8-BO纖維導致增強的光吸收和電荷傳輸,其在陰極界面附近的富集有助于P-BHJ OSCs中更有效的電荷收集。使用更綠色的Tol+FN溶劑制備的D18/L8-BO P-BHJ器件獲得了19.0%的優異PCE和80%的FF,這是基于D18的二元OSC的最佳值。

文獻鏈接:Fibrillization of Non-Fullerene Acceptors Enables 19% Efficiency Pseudo-Bulk Heterojunction Organic Solar Cells (Adv. Mater., 2022, 220821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