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泊松比材料?攪起材料研究的新波瀾
材料牛注:通常我們看到的材料都是正泊松比材料,那么負泊松比材料的存在又會帶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呢?負泊松比材料是否真正存在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天然存在的、拉伸時變厚的材料,這和絕大部分材料相反。這個發現可能會引領納米材料基礎科學的新研究。
這種有悖常理的現象被廣泛地研究,它很有潛力運用在醫學、組織工程、防彈衣和強化裝甲。
工程師Peide Ye說道,這種現象還沒有在自然材料上發現。這種增大的行為是在黑磷中發現的,現象的出現是因為表征材料拉伸性能的泊松現象。大多數材料拉伸變薄壓縮變厚,這就是正泊松比。
Ye 說道,負泊松比在理論上是成立的,但是到現在人造材料和自然材料都很少發現,然而在黑磷上發現了負泊松比的存在。
這個文章發表在雜志 Nano Letters上。直到現在,自從測量增大材料內部變形之后就缺少實驗證據,在原子水平的證據就更難得到了。
研究人員專注于材料獨特的揉皺晶體結構,原子排列成波浪形。就像硅材料,它擁有影響半導體材料電路開關的能帶。這種材料也有相對較高的載流子遷移率,意味著它有好的導電性和在技術應用有用。
預言科學家將調研在包括石墨烯在內的二維材料中是否存在負泊松比。
原文鏈接:Exotic property confirmed in natural material could lead to fundamental studies。
文獻鏈接:News Details Exotic property confirmed in natural material could lead to fundamental studies。
本文由編輯部楊樹提供素材,丁旺旺編譯,點我加入材料人編輯部。
文章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