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材料的HR告訴我們這些真相 或者可以解釋你為什么感覺找工作難
都說學了材料就是進了坑,不好找工作。那么招聘的另一頭——HR和招聘負責人是怎么看這件事的?我們與數位參與過今年秋招和春招的招聘人聊了聊,得到了以下情況。
不但學校好 體育也得好
航天系統內某所參與過應屆生招聘的A君向材料人招聘透露,過得了簡歷關的得是雙985。新入職的員工學校和學歷都在節節攀升。6-7年前,進來的還是一般211的本科,后來本科就漸漸少了 ,碩士成了多數,還有博士。學校也不再是211,逐漸的是985,雙985,甚至是TOP2。所以在他那,雖然面上沒說,誰都可以投,其實非985早就輸在起跑線上了。
能有這么大的底氣是應屆生對航空航天系統企業的青睞。一位去年參加過航天系統專場招聘會的應屆生告知材料人招聘,僅僅只有20-30個職位空缺,至少去了4000人,擠得人山人海。這還僅僅是現場投遞簡歷的人數,如果算上網投,這個數字估計還得往上翻。
材料人招聘問起為什么要限定985、211,因為現在政府三令五申不允許就業歧視。A君坦誠實際工作中并沒有太好的辦法能夠區分出優秀人才。而卡學校、四六級既簡單方便,效果差不 了多少。
如果這個理由還稍微好理解的話,那對不同學校學生的薪酬分級就比較難理解了。在材料人招聘拿到的一份汽車企業應屆生薪酬調研報告中顯示,某車企對員工分了三級,單211、單985、雙 985,每一級差了1000塊錢。一個單211要比雙985每個月少拿2000塊。
即使是雙985,候選者也還是太多。于是,一些足球踢得好、羽毛球打得好、乒乓球打得好就成了加分項。A君透露,要是時間來得及,學歷、面試表現都過得去的人,甚至可能在周六日還 會被叫過去一起踢踢球,看是否真的踢得好。
本地人最佳
不過硬氣地要求985、211的只有少數效益好的央企、國企。B君,某二線城市知名材料民企中層干部,去年負責秋招。他向材料人招聘透露,公司并沒有要求985、211,技術員本科學歷就行, 不限學校。但是,公司更想要當地人,或者近處。
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據B君回憶,去年招進來的十個人,已經走了六個,留下來的都是本地人和附近的,離家遠的基本都走了。他們很頭疼離職率高的事,因為每位員工至少要在崗位上鍛煉 半年以上,才基本能夠勝任工作。一旦離職,于公司而言是一筆損失。而且這里不比北上廣深,錯過了招聘季,再要招人沒那么容易。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公司還很歡迎情侶應聘。男生可以在技術部門,女生則在檢測、后勤等輔助部門。
這樣的現象,材料人招聘了解到比較普遍,尤其是三線、四線城市,工廠往往離城區有一段距離。工資待遇沒有多少競爭力,工作環境和強度也差強人意,所以對于畢業生吸引力較小。如此情況下,企業首要考慮的是員工能不能穩定下來。
不過,他們也不能直接在招聘信息上寫明只要本地人或附近的,只能寫優先。
但是,不在優先范圍內,B君很少會聯系他們。之前的教訓也在那擺著。離職一個人,B君也很難受。因為負責培訓新人的也是他。
校招是一次宣傳機會 招人有時候在其次
曾經有材料人會員向我們透露了一件怪事。過了2面,企業HR讓他回去等通知。等了一天沒見通知,焦急的他跑到招生辦那邊打聽,原來企業2面當天就結賬走人了,一個人也沒招。
多次負責校招的C君,就向材料人招聘透露,其實今年公司要不了幾個人,而且大部分被實習生內定了。去學校開招聘會是完成任務,宣傳宣傳。反倒是有工作經驗的一直想要。
其實,真招聘還是真宣傳,同學們事后都會知曉。因為校招應聘人比較集中,誰收到了面試通知,其他人大多會知道。
更有甚者,赤裸裸的把校招當成一次營銷。
本文由材料人網旗下招聘網站編輯根據HR咨詢結果整理。
文章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