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JACS:基于有序Pd-Cu納米復合材料的高活性和選擇性CO2加氫制取乙醇
【引言】
現如今,過量的CO2排放已經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比如溫室效應。 因此,有效的減少CO2排放和將其轉化成有用的能用是目前解決問題的關鍵,CO2加氫反應是一個能夠將其轉化成有價值物質的高效手段。通常,CO2加氫反應能夠將其轉化成碳氫化合物,CO和乙醇(C2H5OH)等高價值的物質。其中,乙醇作為一個可再生的燃料添加劑和反應中間體,是加氫反應的理想產物。但是,目前還沒有實現高效、高選擇性的制備乙醇,同時也鮮有直接合成乙醇的文獻報道過。因此,為了將CO2加氫制備乙醇推向實際的應用,設計和合成有效的催化劑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成果簡介】
近期,蘇州大學青年千人黃小青教授(通訊作者)報道了該課題組采用高活性、選擇性和穩定性的Pd-Cu納米材料催化劑實現了CO2加氫制備乙醇的最新進展,該研究成果以題為“Highly Active and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CO2 to Ethanol by Ordered Pd-Cu Nanoparticles”發表在J. Am. Chem. Soc.上。該工作通過調整Pd-Cu納米材料的組成和催化劑支撐材料,優化出能夠高效的將CO2加氫轉化成乙醇的納米材料Pd2Cu NPs/P25,該材料具有高達92%的選擇性加氫轉化甲醇,轉化頻率為359.0 h-1。同時,該工作通過漫反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DRIFTS)研究了CO2加氫制備乙醇過程中的速率控制步驟,結果表明Pd2Cu NPs/P25能夠促進*CO(吸附CO)加氫轉化成*HCO。
【圖文導讀】
圖1 材料的形貌和XRD表征
(a) Pd2Cu NPs的TEM圖;
(b) 不同組成成分的Pd-Cu納米材料的XRD圖;
(c) (d) (e) 分別為Pd2Cu NPs,Pd1.5Cu NPs和Pd1Cu NPs的HRTEM;
(f) Pd2Cu NPs的STEM的線性掃描的元素分布;
(g) Pd2Cu NPs/P25的TEM圖;
圖(a)中的插圖是Pd2Cu NPs的粒徑分布。圖a,c-e和g的標尺分別為20,2和20 nm;
圖2 對基于Pd-Cu納米材料的CO2加氫制備乙醇產率和選擇性的研究
(a) Pd2Cu NPs在P25載體上的不同含量對CH3OH和C2H5OH(ROH)產率和選擇性制備C2H5OH的影響;
(b) Pd2Cu NPs在不同載體上催化CO2加氫反應對CH3OH和C2H5OH(ROH)產率和選擇性制備C2H5OH的影響,反應條件為:200℃,5 h;
(c) ROHs的產品產率和C2H5OH的選擇性;
(d) 不同組成的Pd-Cu NPs/P25的TOFPd(轉化頻率)值對比;
圖3 Pd2Cu NPS/P25催化CO2加氫轉化成乙醇不同條件的探索
(a) 1.23 wt% Pd2Cu NPs/P25在不同溫度下反應5 h,ROHs的產率和C2H5OH的選擇性;
(b) 1.23 wt% Pd2Cu NPs/P25在不同溫度下反應5 h,C2H5OH的Arrhenius曲線;
(c) 1.23 wt% Pd2Cu NPs/P25在200 ℃下,反應時間與CO2催化加氫的關系;
(d) 1.23 wt%和10%的Pd2Cu NPs/P25在完成6次循環反應后的產率。
【小結】
本文采用有序結構的Pd-Cu納米材料作為高效催化CO2加氫轉化為C2H5OH的催化劑,通過調整催化劑的組成成分和支撐材料,優選出的Pd2Cu NPs/P25納米材料表現出高的TOFPd,選擇性和高產率的C2H5OH,同時具有優異的長期循環穩定性。催化加氫選擇性提高由于材料本身具有有序的結構,能夠提高表面氧化的還原能力。進一步,采用DRIFTS研究了催化過程中反應速率的控制步驟,結果表明*CO加氫轉化成*HCO,能夠減少*CO的表面覆蓋和引起的催化劑中毒,因此決定了CO2催化加氫轉化成C2H5OH的反應速率,也是Pd2Cu NPs/P25的高活性使*CO更容易轉化成C2H5OH的原因。最后,該工作的結果為催化CO2加氫轉化C2H5OH納米材料的研發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文獻鏈接: Highly Active and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CO2 to Ethanol by Ordered Pd–Cu Nanoparticles (J. Am. Chem. Soc., 2017, DOI: 10.1021/jacs.7b03101)
通訊作者簡介:
黃小青教授,“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江蘇省“雙創計劃”人才,自2014年9月加盟蘇州大學以來,在無機/有機納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多功能金屬納米催化劑的制備,能源儲存和轉移以及電化學催化等方面頗有研究,已在Science, Nat. Commun, Angew. Chem., Adv. Mater., Nano Lett., ACS Nano等知名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
本文由材料人編輯部新能源組點點編譯。材料人網尊重所有進行知識傳播的媒體,合作轉載請聯系tougao@cailiaoren.com
材料牛網專注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及行業進展,這里匯集了各大高校碩博生、一線科研人員以及行業從業者,如果您對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進展,解讀高水平文章或是評述行業有興趣,點我加入編輯部。
文章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