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磅:中國學者首次實現電場誘導下的雙離子調控可逆結構三相相變


【前言】

通過施加電場,控制離子遷移可以實現材料晶相的轉變,這一理念可用于電池、智能玻璃和燃料電池等領域。因而,增加可調控的遷移離子的種類和可轉變的晶相是增加材料功能的一項重要原則。然而目前為止,調控主要依賴于一類單離子,如O2+、H+、Li+,單離子只能實現兩種結構的轉變,同時維度相對簡單。

【成果簡介】

清華大學于浦副教授和吳健教授(共同通訊作者)今日于Nature上在線發表了題為“Electric-field control of tri-state phase transformation with a selective dual-ion switch”的研究論文,首次報道了在電場下,雙離子調控的可逆且非易失性的結構相變。通過控制O2+和H+離子相互獨立的嵌入和脫出,可實現在三個不同材料相間的可逆轉變:鈣鈦礦型的SrCoO3-δ、鈣鐵石型的SrCoO2.5和新結構的HSrCoO2.5。研究這三種不同相的光學吸收性質,發現通過選擇性的控制可見光和紅外光的透過率,可產生雙頻段的電致變色效應,從而可應用于智能玻璃中。同時,三種相相互截然不同的電和磁特性使得能實現電場調控的磁性轉變。這為電場調控材料結構相轉變和相應的性能打開新的研究途徑。同期,美國普渡大學的Shriram Ramanathan教授為該成果撰寫了題為“Condensed-matter physics: Functional materials at the flick of a switch”的新聞評述(Nature,2017,DOI:10.1038/546040a)。

【圖文導讀】

圖一、電場調控,SrCoO3-δ、SrCoO2.5和HSrCoO2.5(A)間的三相轉變

圖二、HSrCoO2.5(A)相的表征

圖三、三相相變、雙頻段電致變色效應以及電調控的金屬-絕緣體轉變

圖四、電場作用、選擇性的雙離子調控三相磁電耦合

文獻鏈接:Electric-field control of tri-state phase transformation with a selective dual-ion switch(Nature,2017,DOI:10.1038/nature22389)

本文由材料人學術組大黑天供稿,材料牛編輯整理。

材料牛網專注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及行業進展,如果您對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進展,解讀高水平文章或是評述行業有興趣,點我加入編輯部。歡迎大家到材料人宣傳科技成果并對文獻進行深入解讀,投稿郵箱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編輯微信:xiaofire-18,吳玫,我們會拉各位老師加入專家群。

儀器設備、試劑耗材、材料測試、數據分析,找材料人、上測試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