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博士畢業上太空 38歲畢業當首富 35歲畢業 可能失業?
最近讓國人一個振奮的消息——三位航天員成功入住中國空間站!!!
據中國載人航天網站披露,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三位航天員都是我們的大英雄。尤其讓我這個馬上35歲的人注意的是——聶海勝。
這位英雄航天員已經57歲了,離常見的退休年齡只有3年。
而且,就在幾個月前,他剛剛從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博士畢業。也就是說,50多歲博士畢業。
前些天,筆者朋友圈里有一篇類似的勵志文章——“38歲博士畢業 新晉香港首富”
據介紹,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最新的身價已經超過李嘉誠,位列香港第一。
2001年,他于華南理工大學獲得電子與信息工程系碩士學位,2006年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獲得博士學位,并師從中國鋰電池領域泰斗級人物陳立泉。博士畢業時,他已經38歲。
寧德時代,學材料的,尤其是鋰電方面的材料人才都不會陌生。學了天坑專業,能夠進入寧德時代工作,筆者認為算是一個比較好的結果了。
而寧德時代掌門人,博士畢業竟然已經38歲了。?
為什么提他們的年齡呢?
因為筆者朋友圈里更多的文章是——35歲即失業、35歲焦慮、35歲危機。
這些內容如此之普遍,如果說有人沒有見過這些內容,那只能說明他應該不上網。
即使是在科研領域,35歲也是一個坎。
如果35歲博士還沒有畢業,你可能找不到博后位置。
材料人網有一個招聘欄目。里邊有很多博后位置。隨便翻幾篇,你就可以看到這些字眼
“具有國內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授予的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5年,年齡一般在35周歲(含)以下。”
如果遇到更苛刻一點的,這個數字可能是32歲。
不僅僅是招博后,多翻一些科研崗位招聘,你還會看到“教授原則上不超過40歲,副高及以下原則上不超過35歲”。
當然,更明顯的要求,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指南上: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申請當年1月1日男性未滿35周歲,女性未滿40周歲。”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申請當年1月1日男性未滿38周歲,女性未滿40周歲。”
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申請當年1月1日未滿45周歲。”
現在科研圈討論非升即走很熱鬧。一個非升即走的周期是6-7年。一個博士畢業,最多也就一個周期就會到35歲。如果失敗,……
當然,相比于下面這條新聞對筆者帶來的沖擊,上面這些都不太重要了。
“毛曉彤被拖欠1250萬片酬”
本文由大風吹供稿。
文章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