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戈&李洪義&莊春強 Nature Commun.:選擇性>99%!單原子Pd助力氧加氫制H2O2


【導讀】

過氧化氫(H2O2)是工業中最重要的化學品之一,用于生產精細化學品和醫藥白等。工業上生產H2O2主要采用蒽醌法,由蒽醌依次加氫和氧化組成,但高能耗和重污染。由氫氣(H2)和氧氣(O2)直接合成H2O2是替代蒽醌氧化過程的一種有效且清潔的策略,但由于許多平行和連續的反應,該過程具有挑戰性。鈀(Pd)具有良好的加氫活性,是直接合成H2O2的一種廣泛應用的催化劑。然而,Pd對副反應和后續的H2O2降解也很活躍,導致H2O2選擇性和產率較差。Pd基納米合金催化劑(Pd-Pt、Pd-Au等)可有效修飾Pd的電子結構,從而抑制副反應和H2O2的降解。此外,在溶劑中加入強酸或鹵化物也可以穩定H2O2,但會引起金屬脫落,需要后續的凈化工藝才能得到純凈的H2O2。因此,合理設計一種既有高活性、高選擇性氧加氫生成H2O2,又能低降解生成H2O2的催化劑面臨著巨大挑戰。

【成果掠影】

近日,北京工業大學陳戈教授、李洪義教授和莊春強副研究員(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一種具有高活性和選擇性的單原子Pd催化劑(O-Pd/TiO2催化劑)。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證明,O-O鍵斷裂在單個Pd原子上受到顯著抑制,O2更容易被活化形成*OOH,其是H2O2合成的關鍵中間體,同時關閉H2O2的降解。因此,O-Pd/TiO2催化劑具有高產率和選擇性,是因為單原子Pd催化劑上O-O鍵解離和H2O2解離的高能壘。0.1%O-Pd/TiO2催化劑的H2O2產率高達115?mol gPd-1 h-1,選擇性超過99%,超過了已報道的Pd基催化劑的性能。此外,H2O2的濃度在一批中達到1.07?wt.%。研究成果以題為“High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single palladium atom for oxygen hydrogenation to H2O2發布在國際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核心創新】

所制備的0.1%O-Pd/TiO2催化劑的H2O2產率高達115?mol gPd-1 h-1,選擇性超過99%,超過已報道的Pd基催化劑的性能。

【數據概覽】

圖一、直接合成H2O2的示意圖? Year The Authors

圖二、催化劑的結構表征? Year The Authors
(a)O-Pd/TiO2的XRD圖譜;

(b)0.1%O-Pd/TiO2的HAADF-STEM圖像;

(c)1%O-Pd/TiO2的HAADF-STEM圖像;

(d)0.1%O-Pd/TiO2的STEM-EDS元素映射。

圖三、光譜表征? Year The Authors
(a-b)催化劑、PdO和Pd箔的Pd K-邊緣處的XANES光譜和EXAFS光譜的傅里葉變換;

(c)在R空間中,0.1%?O-Pd/TiO2的FT EXAFS擬合光譜;

(d)催化劑的X射線光電子能譜。

圖四、催化性能? Year The Authors
(a-b)不同催化劑進料的H2O2量和H2O2選擇性;

(c-d)H2O2的用量和不同反應時間的H2O2選擇性;

(e)H2O2降解實驗;

(f)穩定性測試。

圖五、DFT計算? Year The Authors
(a)Pd1/TiO2和Pd8O8/TiO2上吸附*O2解離步驟的反應能壘;

(b)Pd1/TiO2和Pd8O8/TiO2上H2解離的能量分布;

(c)Pd1/TiO2和Pd8O8/TiO2吸附*O2加氫步驟的反應能壘;

(d)Pd1/TiO2上H2O2形成和OOH解離的反應能壘;

(e)Pd8O8/TiO2上H2O2形成和OOH解離的反應能壘;

(f)Pd1/TiO2和Pd8O8/TiO2上吸附H2O2*解離步驟的反應能壘;

(g)OH*與H*在Pd1/TiO2和Pd8O8/TiO2上的反應能壘;

(h)Pd1/TiO2和Pd8O8/TiO2上的整個反應勢能圖;

(i)在單原子Pd催化劑上形成H2O2的示意圖。

【成果啟示】

綜上所述,作者合成了一系列用于氧加氫制H2O2的O-Pd/TiO2和M-Pd/TiO2催化劑,其中O-Pd/TiO2的催化性能均優于M-Pd/TiO2催化劑。DFT計算表明,O-O鍵斷裂在單個Pd原子上受到顯著抑制,O2更容易被活化形成*OOH和H2O2,并且H2O2降解的能壘也更高。因此,在單原子Pd催化劑上具有高產率和選擇性。該工作報道了單原子Pd催化劑在H2O2直接合成中的應用,并且將對后續直接合成H2O2的催化劑設計和未來相應的機理研究產生深遠的影響。

文獻鏈接:High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single palladium atom for oxygen hydrogenation to H2O2.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DOI: 10.1038/s41467-022-32450-6.

本文由CQR編譯。

歡迎大家到材料人宣傳科技成果并對文獻進行深入解讀,投稿郵箱: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編輯微信:cailiaokefu.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