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利用碳分子篩薄膜對有機液體分子進行反滲透分離


【引言】

分離提純在生產和生活中十分的重要。生產過程中大約40-60%的能量是用于分離和提純;物理性質相近的物質分離也十分困難,如同分異構體之間的分離。以薄膜為基礎的分離方法,如果分離效率能夠得到提高,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能源消耗。例如有機溶液納米過濾薄膜被用于高價值的產品的提純,但是由于沒有足夠的分子特異性,無法有效地分離分子尺寸相近的分子。為了得到更好的分離提純的方法,有效的減小能耗,提高分離效率,還需要科研工作者繼續研究。

【成果介紹】

8月19日,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學院Ryan P.Lively在Science上報道了一種不對稱的碳分子篩(CMS)中空纖維薄膜,作為有機溶劑反滲透技術(OSRO)的潛在材料。利用碳分子篩的有機溶劑反滲透技術,不僅不需要改變有機物的相,減少分離過程中能量的損耗,還能有效地分離分子尺寸相近的有機物。作者利用對二甲苯和鄰二甲苯在CMS薄膜中的滲透率的變化,來反應CMS的滲透性能。

【圖文導讀】

圖1:A為CMS的制備流程圖;B,C,D,E,F,為電子顯微鏡圖;G為氦離子顯微鏡圖;H為擴散選擇性與相對蒸汽壓力的函數圖;I為CMS的結構圖。

F1.large

A為碳分子篩薄膜的加工流程圖,碳分子篩薄膜是由聚偏氟乙烯(PVDF)薄膜交聯之后,再經過高溫分解即碳化得到;

B,C,D為電子顯微鏡圖,表示未經過交聯的PVDF薄膜,高溫分解之后之前的多孔結構坍陷;

E,F為經過交聯的PVDF薄膜,高溫分解后保持了原來的多孔結構;

G為氦離子顯微鏡,表明了PVDF在交聯后,保持了它不對稱的滲透結構,即在外層有多孔的中空纖維層。

H圖為在500℃下碳化后得到的碳分子篩薄膜中,二甲苯同分異構體擴散選擇性和蒸汽的相對壓力的函數圖,擴撒選擇性隨著相對壓力的增加而輕微下降,在飽和蒸汽壓附近選擇分散性相對值在10至15之間。制備薄膜分解溫度為550℃時,擴散選擇性相對值增加到25-30。在每一個相對壓力下,對二甲苯(p-X),鄰二甲苯(o-X)在CMS膜中完全等溫吸收的吸收量差別很小,得出分子運動是薄膜選擇性的主要來源。

I為CMS的結構圖,其中碳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2雜化。

圖2: CMS透過性能

F2.large

A,B圖表明在室溫下,CMS有相對較高的p-X滲透率;

C圖中,隨著苯的衍生物尺寸的增大,滲透率下降,并且制備CMS時分解溫度越高,滲透率越大,表明制備CMS時更高的熱分解溫度,有利于形成更狹窄,更有選擇性的分子傳輸通道;

D圖,室溫下CMS中空纖維薄膜,隨著壓力的升高選擇透過p-X;

E圖由于非理想的擴散的影響,薄膜的選擇滲透性要高于單一組分的滲透結果。圖F表明了CMS于不同滲透膜之間的優越性。

利用碳分子篩薄膜,對有機液體分子進行反滲透分離,實現了降低實驗溫度,不改變相形態,降低能耗的情況下,高效的完成分離。

【展望】

利用分離薄膜低溫高壓下的滲析分離技術,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能耗,但是在分離效率和分離選擇性仍然是很大的挑戰,仍需要廣大的研究工作者繼續努力。

文獻鏈接:Reverse osmosis molecular differentiation of organic liquids using carbon molecular sieve membranes(Science, 2016, DOI : 10.1126/science.aaf1343)

感謝材料人編輯部高分子組Andy_chen提供素材,材料牛編輯整理。

材料牛網專注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及行業進展,這里匯集了各大高校碩博生、一線科研人員以及行業從業者,如果您對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進展,解讀高水平文章或是評述行業有興趣,點我加入編輯部

材料人網尊重所有進行知識傳播的媒體,轉載請聯系tougao@cailiaoren.com。材料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