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搞科研工資低 有沒有想過為什么?
最近,關于收入這件事,有不少的爭議。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了,媒體扒出來女排姑娘的工資遠低于成績堪憂的中國男足。成績好的反而工資低,引罵聲一片。接著廣電總局發布規定限制明星天價報酬,朋友圈又開始瘋傳"科學家不如戲子"。
科學家不如戲子,這是個老梗,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蹦出來,朋友圈混個十萬加。轉發贊同的不僅僅是看客,很多科研人員也是憤憤不平。如果去某些科學家聚集的平臺,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員抱怨待遇低已是普遍現象,就像材料專業是個坑已經在網上達成共識一樣。
但是,女排成績好,就該比男足報酬高嗎?還真不是!誰叫男足的職業化、商業化程度是女排難望項背的。男足是全球第一大商業體育運動,年產值8000億歐元。即使是中國足球讓人拙計,但還是有3億球迷,數百萬人到場觀看球賽。不僅僅是門票,足球商業還有轉播權、吉祥物、贊助商、體育服裝和比賽用球、培訓等內容。中超最近還曝出5年轉播權80億的新聞。
在一個如此商業化的領域,這里邊的核心從業者——足球運動員自然要比靠國家財政撥款的女排運動員工資高。而優秀的足球運動員和優秀的足球隊,可以吸引到更多的球迷關注,門票、贊助費、廣告代言、周邊也會比普通球隊高。這才出現某些足球球星的天價薪酬。簡單來說,足球運動員的高工資,是球迷“心甘情愿”供養的。用某位足球解說員的話來說,“不服你別看足球賽”。
所以,抱怨女排工資不如男足的,可以以實際行動去支持,或許哪天女排的商業化程度上來了,工資也會高了。
同樣道理,明星的高薪酬也是市場決定的,而且更明顯。電影票房上億、十幾億,那都是一個觀眾心甘情愿從口袋里掏出來的電影票錢。評價一個電影演員的價值,可以簡單粗暴地看TA主演的票房如何。看看市場上哪個拿天價片酬的,主演的電影不賺個盆滿缽滿?哪天要是撐不起票房了,你看TA的片酬還能天價得起來么。
明星的工資比科學家高,是明星提供的價值比科學家高嗎?這個得看從哪個角度闡述。如果從人類發展進程來看,科學家的工作價值是不言而喻的。少看一場電影、一場電視劇、一場音樂會,也不會有什么影響。一場高質量的電影也應該很難說直接推動全球進步。但是,明星提供的價值是人們愿意花真金白銀買來的,就是有大把的人愿意付費看電影、音樂會、電視劇。從這一個角度來看,明星的價值高。
話說回來,科學家的工作就價值高嗎?都會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的價值嗎? 并不盡然!
最近鬧得比較兇的是中國到底該不該建超大型對撞機。很多大牛爭吵得很激烈,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楊振寧楊先生。作為世界頂尖的物理學家,何況超大型對撞機有可能會驗證其理論,楊先生竟然反對建設超大型對撞機。其中反對的理由有對撞機預算超過200億美元(這個數字相當于全國全年研究試驗發展經費的十分之一),投入太大與現實中國經濟實力不符,勢必壓縮其他基礎學科研究。
但其中比較尖銳的反對意見有2條。一個是“假如高能所建議的超大對撞機能實現,而且真能成功地將高能物理學更推進一大步,對人類生活有沒有實在好處呢?我認為短中期內不會有,三十年,五十年內不會有。”另一個是“中國建立高能所到今天已有三十多年。如何評價這三十多年的成就?今天世界重要高能物理學家中,中國占有率不到百分之一、二。建造超大對撞機,其設計,以及建成后的運轉與分析,必將由90%的非中國人來主導。如果能得到諾貝爾獎,獲獎者會是中國人嗎?”
這不僅僅是高能物理一個領域,包括材料科學領域在內,大量的基礎科研成果幾十年甚至根本不可能給人類生活帶來利益。
當然,除了眼前的茍且,我們還得有詩和遠方。這些幾十年看不到價值的項目,政府還是會掏錢支持的。
但是,遠方固然重要,我們畢竟還得過眼前的茍且。為眼前的生活帶來便利的,還是為幾十年后的遠方,哪一個獲得的短期回報更高,答案不言而喻。
從數據來看,政府科研經費的蛋糕只有企業研發投入的四分之一。我們不能個個都為了遠方吧。有限的科研經費投給哪個領域,只能靠各路神仙博弈了。基礎科研這方面水比較深,問題很大,不能不說與它的價值短期內無法清晰體現有很大關系。
反而,面向市場的研究不但蛋糕大,而且估量簡單明了。假如一項材料新進展或者新材料,能夠切實產生讓市場認可的價值,自然薪酬也會有所不同。對于企業來說,一項關鍵技術的突破,可能意味著巨大的經濟效益,自然也少不了科研人員的那份待遇。前段時間,一位朋友找上門,希望推薦一位從事鎂合金方面的工程師,愿意以一年30萬的顧問費邀請他定期上門指導生產。
不過,不要以為是個鎂合金方面的工程師就能拿到這筆錢。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帶不來效益,分分鐘被辭退。
這也是現在政府層面想提高科學家待遇的策略。從中央政府到地區,沒提要大幅提高科技工作者的工資,而密集出臺了各種支持科技工作者將成果轉化,轉化后的收益大頭將歸個人所得。簡單來說,做出好東西,賣出好價錢,報酬就高了。高工資,找市場要。
此外,從數據來看,科技工作者的工資可以說是中上水平。根據2015年統計年鑒數據,400萬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人員的工資并不低,達到82259元,比這個數高的只有2個行業:金融業和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業。
簡單來說,如果致力于探索遠方,就拿一份中等水平的薪酬,如果發力造福眼前,或許可以獲得市場獎勵。
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
對了,別以為網上那么多人在為科學家的工資打抱不平。前段時間,清華一教授被騙了1700多萬。網上立馬就有人臆想這位教授肯定有什么貓膩。呵呵!
材料牛新銳作者雨桐供稿,材料牛編輯整理。
作者說的有一些道理。。。可,遠方雖然遠,但,還是得去追不是?。。。而yu樂產業,雖然也很重要,但不是畢竟不能當飯吃,舉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好像繁榮的泡沫,沒有gen基。。。guo 家還是要大力鼓勵科研事業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