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童利民&郭欣最新Science:有彈性的超細纖維冰
【引言】
冰是地球表面最豐富和最重要的晶體固體之一。大塊冰堅硬而脆弱,導致雪崩、冰川滑動和海冰碎裂等自然現象。實驗發現,最大的彈性應變遠遠低于>10%的理論極限。這種差異主要是由真正的冰晶的結構缺陷造成的。低維形式的材料,如納米級晶體、納米線和微纖維,由于缺陷密度較低,應力分布更均勻,可以表現出遠優于其大塊的力學性能。冰的納米和微觀結構以雪花和冰須的形式自然存在;預計這些結構也會比大塊冰具有更好的力學性能。盡管在實驗室中已生長出如晶須和冰針等低維冰結構,但重點是生長和形貌,而不是研究力學性能。
【成果簡介】
今日,在浙江大學童利民教授和郭欣副教授團隊等人帶領下,發現微纖維冰(IMFs)具有特殊的力學性能。通過采用電場增強的生長方法,其生長溫度遠低于以前使用的方法,成功地生長出高質量和小直徑(低至數百納米)的IMFs。研究表明,生長的IMFs是六方單晶,其六方軸沿著核心,表面光滑,截面均勻。IMFs可以彎曲高達10.9%的應變,這比以前報道的最大應變要高得多,并且接近理論彈性極限(14至16.2%)。同時,對彎曲的IMFs進行了拉曼光譜測量,并在-70°C下3%的臨界應變附近檢測到了冰Ih和II之間的可逆相變。為了證明IMF具有良好的光學特性,證明了它們可以用低光損耗引導可見光,并在其圓周上支持回音壁模式(WGMs)。相關成果以題為“Elastic ice microfibers”發表在了Science。
【圖文導讀】
圖1?IMFs的生長和光學顯微形貌
圖2 IMFs的冷凍電子或離子顯微鏡研究
圖3?單個IMFs的彈性彎曲
圖4?彈性彎曲IMFs的相變
?圖5?IMFs的光學特性
文獻鏈接:Elastic ice microfibers(Science,2021,DOI:10.1126/science.abh3754)
本文由木文韜翻譯,材料牛整理編輯。
歡迎大家到材料人宣傳科技成果并對文獻進行深入解讀,投稿郵箱tougao@cailiaoren.com。
文章評論(0)